2020年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覽會CES日前在拉斯維加斯正式開幕,這也是每年來的最早的一個國際大型展覽會。CES一直以來都是全球各大廠商展示最新前沿技術和炫酷產品首發的舞臺。那麼,在汽車出行領域中國企業今年又帶去了哪些“科技肌肉”?跟前幾年相比,又有哪些不一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熟悉又陌生的中國汽車身影

拜騰

首先是近三年CES的常客拜騰汽車。本屆CES上,拜騰展示了其首款高端智能電動車型M-Byte,就是那臺車內全是屏幕的車型,如今看來依然驚豔。

在CES上拜騰宣佈攜手一系列北美互聯內容合作伙伴,提供車內看視頻、實時天氣更新、語音操控App、導航推薦、數字廣播等主流娛樂體驗。此外,拜騰還宣佈啓動了“拜騰開發者計劃”,發佈開發指南等相關資料,邀請全球合作伙伴和開發者爲拜騰獨特的用戶界面開發內容和應用,主要爲了進一步豐富48英寸BYTON Stage全面屏的精彩用戶體驗。

廣汽新能源

雖然本屆CES上廣汽沒有作爲獨立展商參展,但我們卻在康寧公司的展臺上看到了廣汽Aion LX的身影。這是一輛搭載了由康寧冷彎技術所打造的高性能大猩猩玻璃AutoGrade™的車型,事實上這也是康寧將以新一代汽車玻璃創新技術進軍國內車用市場的一場預熱。

這輛Aion LX的內飾曲面玻璃採用了康寧專利冷彎技術,爲消費者帶來智能手機般的靈敏觸控。Aion LX搭載的ADiGo空間內的曲面雙聯屏模組是具備了防眩光和裝飾性蓋板玻璃技術的大尺寸內飾顯示系統,無論是質感還是使用體驗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

小牛電動

小牛電動,名字聽着熟悉,沒錯,就是如今在國內有不小名氣的電動摩托車品牌,雖然並非汽車企業,但也確實是中國身影,更重要的是作爲智能城市出行解決方案提供商,小牛電動還發布了交通網絡平臺NIU FLEET。能夠實現車輛、電池羣的跨區域管理,以及具有定製化、精細化、高效率的特點,一切管理只需要一個網頁就能實現,這也是小牛電動爲未來十年城市出行建設的最基礎框架。

產品方面,小牛電動此次發佈了首款三輪電摩TQi以及首款跨騎電摩RQi,兩款車均支持5G通訊,續航里程分別爲200km和130km,新車預計會在2020年下半年正式發售。其中TQi具備L2級別的輔助駕駛能力,搭載了自適應巡航、預碰撞系統、自動泊車等,還配備安全氣囊、ABS、TC牽引力控制等,最高車速達到80km/h,離一臺電動汽車就差一個輪子和兩個車門了。

騰訊

騰訊近年來在不斷拓展汽車出行領域業務,在本屆CES上騰訊發佈了TAI3.0生態車聯網,支持多系統,支持車企、開發者共建車載輕應用生態,並且靈活配置,可快速裝車。

TAI3.0包括兩個車載應用:騰訊隨行、騰訊愛趣聽。騰訊隨行能讓用戶能夠在手機、車機等多設備間無縫切換;騰訊愛趣聽聚合了騰訊及第三方豐富內容生態,打通騰訊系賬號,讓用戶收藏的興趣內容能夠在手機、車機端同步。

本屆CES上,騰訊與哈曼國際再度聯手,將TAI3.0生態車聯網的核心技術和產品融入哈曼智能駕艙平臺,向現場觀衆開放演示。

中國車企都不願參展了?

從上面的幾個中國企業來看,真正作爲汽車廠商參展的似乎就只有拜騰一家,回顧2019年CES,除了拜騰以外,還有作爲傳統汽車品牌代表的紅旗,而在2018年CES,更是雲集了北汽、奇瑞、小鵬、新特等中國汽車品牌。不難發現,CES對中國企業的吸引力正不斷降低。

事實上,2018年之前中國科技企業一直對CES趨之若鶩,希望通過這個平臺發佈了大量的新產品,輸出了中國智慧。2018年的中國參展企業更是達到了1551家,但在今年已經縮減至1100家。

而從近年來海外舉辦的大型國際車展來看,比如日內瓦車展、法蘭克福車展等等,中國車企的出場率似乎也是越來越低了。其中原因,其實也是受到當前市場局勢影響。

首先是近年來國內車市持續下行,壓力加劇,尤其是對於自主品牌,預算縮減不得不讓他們迴歸理性,這種燒錢的海外參展自然就減少了。像CES這種大展對於車企來講只是向世界展示前沿的科技,參展所帶來的實際經濟效益甚至不及自己舉辦的活動。

另一方面,雖然幾年中國車企紛紛“走出去”佈局海外市場,但從現階段看來,亞洲國家纔是中國車企“走出去”的第一要地,而且,CES在年中還會在國內舉辦一場CES Asia,中國車企大可不出國門便可吸引到來自亞洲各國的媒體和觀衆。

儘管2020年CES的中國汽車面孔變少了,但不可否認這是充滿亮點的一屆CES,比如奔馳、寶馬、日產、本田、豐田、現代等主流汽車品牌的百家爭豔,帶來了自動駕駛、智能互聯等領域最先進的技術;索尼大法涉足造車領域,發佈VISION-S概念車。另外5G服務在汽車領域的應用以及衆多對未來出行的創新理念,都會對全球汽車市場帶來深刻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