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顧自己過去一年試過的車,就像看一場劇情豐富到腦容量爆炸的電影,說起一臺車的名字,腦海裏立刻就能浮現出與它相處時的“劇情”。記憶真的是一個神奇的東西,它所記載的“劇情”不只有聲音和畫面,而且還有當時的情緒和身體的感受。與每一臺車相處的時光都是獨一無二的,所獲得的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這也就是我喜歡這份工作的原因,我永遠都在期待着與下一臺車的故事發生,時刻都在準備着體驗新的感受。

如今我們正處於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大趨勢之中,我們的汽車正在經歷快速的變化,很多人擔心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普及之後,汽車會日漸趨於同質化,未來的新車將變得越來越無趣。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在電動化時代,做好動力匹配變成了一件比較容易的事,同級別車型的動力體驗逐漸趨於相同,當有了自動駕駛,“駕駛樂趣”或許也將成爲被時代拋棄的名詞。不過,我們大可不必擔憂未來之事,因爲就在眼前這個轉變的窗口期,我們正擁有着比以往更加多元化的汽車世界。2019年我的年度十佳車包含了自吸的、渦輪增壓的、電動的、插電混動的、自主的、合資的、進口的、熱銷的、冷門的各種新車,它們打動我的地方完全不同,但卻都能給我帶來快樂和驚喜。


第10位:比亞迪宋Pro

上榜理由:極致成本控制下的高水準之作

比亞迪宋Pro是這個榜單中我最晚試到的一臺車,也是售價最便宜的一臺車。宋Pro給我最大的驚喜在於它竟然能將成本控制得如此精準,堪稱把錢都花到刀刃上的典範。第一次開上這臺車,它的機械品質完全打動了我,一臺頂配僅賣11.98萬的大尺寸緊湊級SUV,動力匹配竟然如此完善,駕控感受如此輕巧,底盤和隔音如此有質感。比亞迪造車功力進步之快,着實讓人眼前一亮。

如果不去體驗宋Pro的後排,你很難發現它在哪些地方省了成本,實際上這臺車前後排的乘坐感受是完全割裂的,前排的底盤濾震和隔音可以說放在20萬級別都不露怯,但是後排的感受卻連很多10萬元以下的產品都不如。然而,知道了這一點之後,我對宋Pro和比亞迪的好感反而是更強了,因爲要將前後排調出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並且還不影響駕駛員的主觀體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將成本控制得如此精準,也是造車能力和對市場洞察能力的體現。能滿足用戶需求,又能讓企業賺到錢的產品,纔是好的產品。


第9位:馬自達3 昂克賽拉

上榜理由:馬自達最後的倔強

我不算是一個馬自達粉,但是我卻一直很敬重馬自達的堅守精神。全新一代馬自達3依然是同級中最好開,開起來最有愉悅感的那臺,即使這一代的車型已經向市場作出了妥協,爲了乘坐空間把後懸掛換成了扭力梁,車身尺寸也變得更大了,但是它的動力之線性,變速箱之聰明,轉向之精準,底盤之活躍,依然還是我們熟悉的馬自達的味道。同級獨有的2.0L自然吸氣發動機可以說是馬自達3的靈魂,雖然它的動力表現已經比不上很多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油耗也更高,但是它所帶來的獨特駕駛體驗是數據無法體現的,如果沒有自吸發動機,還談何“人馬一體”。

在改善了乘坐空間、濾震質感、車廂隔音和內飾設計、用料之後,這一代的馬自達3變得更加實用也更加豪華了,如今它不只能當駕駛者之車,也能當一臺合格的居家買菜車。隨着全新一代馬自達3銷量的好轉,馬自達的經營壓力有所減小,只希望他們在嚐到這份甜頭之後,還能堅守自吸發動機和操控樂趣,堅持爲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駕駛體驗,而不是像寶馬一樣一味地舒適化。


第8位:標緻508L

上榜理由:最有趣的中級車

我對於標緻這個品牌一直都是很有好感的,法國人的浪漫總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驚喜。以前我們總是吐槽法國人不懂國人需求,而且自視過高,車型實用性差,售價高,配置分佈不合理,但是現在他們也改了。全新一代標緻508L就是一款既浪漫又實用的產品。它既有驚豔的設計,又有加長的大空間,既有良好的操控性,又有厚實舒適的底盤質感,並且現在價格也接地氣了,配置也符合主流需求了。

在我心目中,標緻508L絕對是現在市面上最有趣的中級車。它前臉的“大獠牙”、尾部的“小獅爪”、i-Cockpit座艙設計、卡丁車式的方向盤、可以充當抬頭顯示的液晶儀表,這些獨特的設計都很對我的胃口,有很多細節可以把玩。開起來之後,好玩的感覺就更強烈了,尺寸超小的方向盤就是駕駛樂趣的源泉,握着它就好像是握着卡丁車或者遊戲機的方向盤,讓人駕駛慾望暴增。我曾開着它在賽道中激烈駕駛,1.8T+8AT動力充沛又聰明,底盤既靈巧又舒適,那段經歷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津津有味。

可惜,這麼好的車依然賣不動,看着508L每個月四五百臺的銷量,我都替標緻着急,標緻真的要在營銷和服務上好好想想辦法了。


第7位:沃爾沃XC60

上榜理由:豪華易得,安心難求

沃爾沃XC60並不是2019年的新車,但是直到去年10月份拿到這臺2020款車型,我才第一次試駕到不帶空氣懸掛版本的XC60,沒想到,它竟然如此之好。以前拿到的XC60試駕車無一例外都是選裝了空氣懸掛,開着它總讓我感覺底盤性格是不對的,明明是一個偏硬的底子,路感清晰,但是在過坑窪和拋跳時車身卻是柔柔的、浮浮的,就像一個人穿了一身碼數偏大的盛裝,感覺總是怪怪的。10月份拿到的這臺後懸帶複合葉片彈簧的XC60,底盤的質感纔是對路的,懸掛緊繃又不生硬,過坑窪和拋跳都是乾淨利落,和清晰的路感是相匹配的。

國慶期間我開了整整7天的XC60,在消除了對其底盤的不滿意之後,開着它我感受到最多的就是“安心”。在堵車時,我可以安心地將車交給全系標配的Pilot Assist,低速跟車功能很靠譜,可以大大降低我的疲勞感;長途出行時,我可以安心地享受支撐性良好的座椅、安靜的車廂環境和音質上乘的音響系統,豪華車該有的它一樣都不缺;載着家人時,我可以安心地信任它能保護我和家人的健康和安全,沃爾沃在環保和安全方面的實力毋庸置疑。

在試駕過國內市場所有豪華品牌中型SUV之後,我確定沃爾沃XC60就是最打動我的那臺,因爲開着它時那份安心感,是無可替代的,我會更願意也更放心地讓我的家人坐上這樣的車。


第6位:寶馬X5

上榜理由:精密機械,極致舒適

上一代的寶馬X5在豪華品牌中大型SUV中完全就是無敵的存在,奧迪Q7和奔馳GLE加起來都不如寶馬X5賣得多。來到全新一代的產品,寶馬依然沒有停下提升產品力的腳步,全新一代寶馬X5尺寸更大了,內飾更豪華了,機械品質更好了,科技裝備也更齊全了。儘管它開起來相比上一代少了一些樂趣,但是對於一臺豪華中大型SUV來說,要極致舒適還是要駕駛樂趣,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前者。

全新一代寶馬X5的行駛品質和駕乘舒適性在同級中難逢敵手,身處寶馬X5的車廂內,閉上雙眼,你的身體幾乎感受不到外部環境傳來的信息,如果不是廣告法限制,寶馬X5完全可以宣傳自己擁有百萬元內最佳的底盤質感和最佳的車廂隔音。在機械匹配方面,在舒適性方面,它都做到了同級最優,這是實打實的硬實力,任誰也無法反駁。

全新一代寶馬X5的長板如此之長,足以讓我這個非常看重做工的人忍受它糙得不行的內飾,但是我覺得寶馬還是很有必要考慮一下將寶馬X5拿到中國來生產,因爲美國人造的車,做工是真不行。


第5位:極星1 (Polestar 1)

上榜理由:可居家、可狂暴

沒有開過極星1,你可能不會知道原來駕馭一臺600匹馬力、1000牛米的性能車,竟然是如此簡單。平時開着它,動力是柔和而且線性的,底盤是舒適而且穩定的。較高的底盤離地間隙和良好的駕駛視野使得它可以和正常的轎車一樣穿街走巷,不用擔心城市中凹凸不平的爛路會刮傷底盤,駕駛時也沒有很強的壓抑感。150公里的純電續航和混動模式低至6L/100km的油耗讓它親民得完全不像一臺性能車,當一臺居家買菜車去用它,完全沒有任何壓力。

只有在你需要性能的時候,極星1纔會展現出狂暴的一面。在溫柔的外表下,它的內心十分硬核,前軸發動機+後軸雙電機動力佈局、碳纖維車身、電動尾翼、可以手動調節的Ohlins避震、前6後2的Akebono剎車卡鉗、特製的倍耐力P-zero性能胎,這些強悍硬件所整合出的極致性能在你需要的時候都會迸發而出,帶給你獨一無二的駕駛感受。電機響應快出力猛的優勢和發動機後段輸出強的優勢被完美地結合到了一起,整臺車的動力綿綿不絕。後軸獨立控制兩側車輪的雙電機既能在入彎之時瞬間完全扭矩分配,保證過彎平穩,又能在出彎之時迅速提供動力,推着你出彎。

激烈地駕駛極星1時,感受完全不同於任何一臺跑車,它可能缺少了一些激情,沒有此起彼伏的巨大聲浪助興,也不能讓你享受到征服性能野獸的快感,但是它可以快速、精準地將你手上、腳上的動作反饋出來,讓你專注於駕駛,不斷地挑戰更高的極限。


第4位:蔚來ES6

上榜理由:我買了

過去一年,我寫的關於蔚來ES6的文章實在是太多了,並且在2019年即將結束之際,我終於下定決心買了一臺。蔚來ES6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實用性、機械性能、豪華氛圍營造和周到的服務。40多萬元就可以買到一臺4.7s破百、帶空氣懸掛、外觀內飾豪華感十足的中型SUV,對我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更重要的是相比特斯拉Model 3,蔚來ES6的乘坐空間實在是大得多,乘坐舒適性也要好得多。對於我這樣家裏和公司都可以充電,旁邊還都有換電站,而且一心想要買臺電動車嚐嚐鮮的奶爸來說,買蔚來ES6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現階段的電動車並不適合大部分人,這是電動車本身的特性決定的,拿它們出來和同級別或同價位的燃油車比,能源補充速度慢、續航里程短始終還是電動車非常明顯的短板,但是我們不能就此否認像蔚來ES6這樣在電動車領域非常出色的產品,對於像我這樣的適用人羣,蔚來ES6也有它獨特的魅力。就在我下單蔚來ES6前後,身在北京的親戚已經提到了車,前同事也正摩拳擦掌準備下單。還是那句俗話,人無完人,車無完車,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


第3位:長安CS75 PLUS

上榜理由:自主造車新高度

每當我說自主品牌進步有多大,產品有多好的時候,總有人說:“說得這麼好,爲什麼你不買?”其實我一直都很想買一臺自主品牌車,如果不是最終下單了蔚來ES6,有很大可能我真的會買一臺長安CS75 PLUS。它是我2019年試過的自主品牌新車中當之無愧的NO.1,從外觀內飾設計到機械品質再到IACC自動駕駛輔助、遙控全自動泊車系統,長安CS75 PLUS給我的驚喜是全方位的,在我看來,它代表着現階段自主車企造車的新高度。

在寫CS75 PLUS的車評時,總結優點我輕輕鬆鬆就羅列了一大堆,總結缺點我苦苦思索卻纔寫了3點:“車機反應不夠流暢;發動機高轉音質不佳,走爛路時胎噪偏大”,除此以外,我就真的想不出這臺車以其定位和售價來評判,還有什麼不足了。如今CS75 PLUS正處於供不應求的階段,12月銷量突破了2萬臺,可見真的不只我一個人說它好,如此全面而且售價又實在的產品,自然會受到消費者的熱捧。

在試駕CS75 PLUS時,長安的工程師拍着胸脯告訴我這臺車設計之初就是衝着中保研碰撞安全最高標準去做的,而現在CS75 PLUS在中保研的測試已經全部完成了,我期待成績公佈之時,它能再一次給我帶來驚喜。


第2位:特斯拉Model 3

上榜理由: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雖然我最終選擇了蔚來ES6而不是特斯拉Model 3,但是我對Model 3的評價還是要比ES6更高的。Model 3不僅在駕駛感受層面、在底盤調教方面做得比ES6更加成熟,而且它真的是爲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極簡的內飾如同當年觸屏手機顛覆按鍵手機一樣顛覆了傳統的汽車內飾設計,通過非常合理的車機交互設計,特斯拉Model 3極大地彌補了按鍵減少後帶來的操作不便,而且爲每一位接觸它的人帶來了探索新事物的樂趣。

在智能駕駛方面,Model 3更是走在了時代的前沿,打燈變道、NOA(Navigate on Autopilot,自動輔助導航駕駛)、智能召喚,這些來自未來的功能一個個在Model 3上被實現,埃隆馬斯克吹過的牛逼正在逐步成爲現實。已經很久沒有一臺車能夠像特斯拉Model 3一樣,既能讓我們爲它的出色性能而歡呼,又能讓我們感受到科技力量的震撼。

不過,我並不建議大家在此時入手國產特斯拉Model 3,因爲到今年年底,它的國產化率上升之後,售價應該還會有進一步的下探。正如很多特斯拉老車主所說的:“買特斯拉,還是等等更加合適”。


第1位:豐田卡羅拉/雷凌

上榜理由:正確的價值導向

沒有經過太多的猶豫,我就決定將2019年度十佳車榜首的位置給予豐田卡羅拉/雷凌。全新一代卡羅拉/雷凌上市之後,我聽到很多人在抱怨它的空間變小了,站在傳統中國消費者的角度,這樣的改變並不討喜,好在從銷量上來看,還是有更多人願意選擇全新一代的卡羅拉/雷凌。單論產品本身的能力,卡羅拉/雷凌各項指標幾乎都不是同級最優的,儘管全新一代的產品相比上一代在操控性、底盤質感方面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但是動力、空間、豪華感、做工、用料、底盤、操控它沒有一項是傲視羣雄的存在。卡羅拉/雷凌能夠登上榜首,全憑兩個字——“安全”。

我從沒想過我會像今天這樣,因爲“安全”重新愛上豐田車。在使用了TNGA架構之後,豐田真正做到了全系安全無差別,即使到了卡羅拉/雷凌這樣級別比較低、售價比較便宜的產品,安全氣囊數量依然是全系無差別,除了雷凌的最低配,其餘車型在主動安全配置方面也是完全一樣的。從豐田全新一代的車型開始,國內的消費者終於也享受到了平價車全系高安全配置的待遇。豐田的做法不僅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而且倡導了正確的價值導向,對於行業的發展有着非常正面的意義。相信未來肯定會有更多廠家效仿,爲我們帶來更多安全配置更齊全的平價車型。安全可比內飾多幾塊皮、屏幕大幾寸、腿部空間多幾指要有意義得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