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RAV4榮放從10月份上市已經有3萬多的訂單,而且在日本也榮登年度車的大獎,可以說市場和口碑雙豐收。這樣一款實力派,究竟爲什麼這麼火,我來簡單分享一些感受,當然沒有一款車是毫無爭議的,也正因爲有爭議,才說明它所受的關注度極高。





關於外形

全新RAV4採用了大量八邊形的元素,強化硬朗的全新形象,從設計圖上能看到車身側面輪廓以及俯瞰之下,是由八邊形交錯組合而成,在中網,尾部輪廓,後槓等等細節都有八邊形的痕跡,全新車款的造型可以說與上一代有了徹底的改變。因此,作爲一種文化潮流——機能風與RAV4聯繫起來。

那麼什麼是機能風?



我想看過攻殼機動隊的朋友應該並不陌生,在虛擬技術與真實場景中切換,結合了人工智能,機械自動化與生物科技多種高科技產物,這便是Cyberworld賽博世界的諸多元素,而機能風便是來自於其中。將功能性與數字科技的元素結合,並增加了一些戶外元素,便有了現在的RAV4榮放的風格特點。我想有了這兩個參考,就能更好地理解全新RAV4榮放的設計初衷了。





對於這款車的設計也是兩極分化,我曾經隨機問過路人,可以說兩種觀點非常鮮明,喜歡的很喜歡,而覺得不好看的也是直抒胸臆。

主觀的評判我們不去深究,畢竟這是很個人化的看法,但RAV4的形象確實比上一代硬朗,而內飾裏方方正正的大屏幕,粗狂的空調旋鈕,以及橡膠質感的外圈防滑處理,還有分別位於駕駛席左側,右側,以及手套箱上的儲物格,都是機能風的表現。RAV4的空間到是有些深得K-car的精髓,充分利用設計手段,實現儲物空間的最大化。




不過對於中控臺上這個像上世紀家用彩電式的大屏,我個人還是有些保留意見。首先,在當下都在走懸浮、纖薄路線的情況下,這個大屏並沒有高級感,即便是要體現硬朗氣質,其厚度也有點誇張;其次,在使用上,對於身高不高的駕駛者來說,也存在遮擋視線的問題,此時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不斷升高駕駛席的高度,以便獲取更好的右側盲區視角,當然,如果有足夠的預算,購買有360度環繞影像功能的車款能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這麼大的屏幕,畫質卻只能用渣渣來形容了,有的時候甚至出現了拖影的狀況,實在是不應該。我覺得RAV4體驗最差的部分來自這個屏幕。不過我在駕駛這部車之後,大概能夠原諒這一點了,這個原因我們後邊細說。


由於RAV4是在TNGA-K架構下打造,因此相對於老款車身尺寸有所增大,後排乘坐的空間也寬敞了一些,而且座椅角度還能有兩個角度的調節,特別是電池的尺寸縮小之後,爲行李箱騰出了更多的空間,這樣備胎也就有了容身之所。


關於駕駛

我覺得豐田是把很多的成本用在行駛機構的開發上了,這車價的70%大體來自開發混動系統。從實際體驗來說,混動車型也是我最爲推薦的車款,儘管我所試駕的是接近26萬元的頂配版本並不便宜,但是仍舊可以說是物有所值。


首先,混動系統的節油性能相當驚喜!這臺城市SUV的油耗相當低,有多低?經過實測準確的說是百公里4.7升左右,這可以說是一個很誇張的數字。在擁堵的北京,一臺SUV百公里不到5升的油耗,用車成本跟純電動車有一拼了,而且比純電動車還方便,這樣的使用體驗想必沒有不喜歡的。


其次,初段和中段的提速非常有力,2.5L的自吸發動機和電機協同工作時,效果最佳。與主流的2.0T發動機不相上下。中段加速之後往上持續的發力逐漸衰退,這跟自然吸氣發動機和電機工作特點就有關了,不過這不影響日常高頻行駛的車速區間。在緩慢蠕行時,依靠純電驅動,車內很安靜;當急加速時,發動機的聲浪還是會進入車廂,不過我倒是並不反感自吸發動機這種韻律。


最後,就是新開發的E-Four混動四驅,通過前橋的發動機和電機,以及後部電機,實現了四輪驅動,而且電腦可以判定輪胎間的滑動和動力輸出,此次最大的特點一是有限滑功能,防止動力過渡浪費,二是可以實現前後20:80的動力輸出,也就是後輪能夠獲得更多的動力,便於脫困。

儘管混動已經解決的四驅的問題,讓RAV4在性能和油耗方面得以平衡,但是RAV4的外部條件限制了四驅發揮,對於起伏稍微大一些的炮彈坑或者駝峯,還是有傷車的風險,最好不要輕易嘗試了。坦率講,RAV4的接近角和離去角確實不怎麼大,如果不在乎擦傷護板或者前、後槓的話就上吧,真要遇到爛路也考慮不了那麼多了。



駕駛模式及四驅模式的選擇並沒有讓人覺得很“專業”,而是更“傻瓜”,但是這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肯定是更爲友好的,一鍵搞定所有。經濟,標準,運動模式下,動力的響應,轉向的力度會有一定的差異,轉向回饋也是依次變沉,好在電子的味道不是很濃,基本是比較自然的回饋。


總體而言,我的觀點是RAV4的混動系統是這款車最大的賣點,沒有之一,它解決了燃油經濟性,駕駛感受和對四驅的全部需求,至於外形和內飾設計仁者見仁,而空間相比老款有所提升,這就是加分項。所以,這也就回答了我之前的疑問,爲什麼大屏的畫質如此粗糙,車機系統顯得落後於整個時代,恐怕研發的成本都集中在提升發動機熱效率和混動系統上了。


關於乘坐

既然談到空間,對於目標用戶羣體來說,肯定是夠用的。需要更大空間的話不如轉而考慮漢蘭達。2690mm的軸距滿足三人乘坐沒有問題,行李箱的空間也進一步優化,這得益於電池技術提升,體積減小更易於佈置,節省了車內的空間。只是因爲有燃油版四驅的車型,中央通道還是有隆起,混動車型也未能倖免。座椅的包裹感並不強烈,只是提供柔軟的乘坐感受,這也符合SUV車型的定位。




寫在最後

全新RAV4在日本獲得年度車的大獎,我想還是可以說明一定問題的,而且在北美市場也好評如潮,當然,在國內上市僅兩個月就有3萬訂單的表現,也足以證明口碑與產品力。不可否認,全新RAV4榮放是一款成功的產品,而且混動版本有着不可思議的油耗表現也是足以傲視羣雄的殺手鐧,不過以我看來,在車機上的乏善可陳,以及低廉的畫質確實不該出現在這個時代的產品上了,有些略感失望。如果這幾點能遷就的話,在同級別的SUV中,RAV4的競爭力不容小覷。


文中車型圖片版權歸車攝匯所有,轉載需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