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一代寶馬3系(G20/G28)上市已經半年了,其銷量也在穩步攀升中,11月份單月僅憑325車型就達到了10626臺,而在2019廣州車展上提前上市的320/330車型,則必定會進一步增強3系的產品攻勢!


最值得一提的是,新3系320車型並沒有像上一代入門車型一樣搭載1.5T發動機,而是依舊採用B48B20系列2.0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只不過動力數據下調到了156馬力、250牛米,當時大家還戲稱爲"渦輪減壓",那麼說到底,新一代入門3係爲什麼會採用B48發動機呢?


一:上一代的3缸飽受爭議!


國內消費者對於三缸發動機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印象都是“三缸寶馬抖抖抖”,上一代F30/F35 3系的318車型也並不怎麼受人待見,在其產品末期2019款中,寶馬更是直接取消了318車型。



所以寶馬3系要想形成低中高三種動力配置,拉低入手門檻,那就不能重蹈覆轍推出三缸,只能採用超低功率的2.0T發動機,以此來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也就是所謂的面子問題。


二:2.0T發動機的巨大優勢!


其實競爭車型奧迪A4L也有過類似的操作,2019款入門35 TFSI進取型(國V)搭載的1.4T直列四缸,而同樣是2019款35 TFSI進取型(國VI)就升級爲2.0T發動機,指導價不變,又滿足了國六排放標準。



和若干年前直六、V8的年代相比,現在2.0T四缸發動機似乎也變成了“大排量”,不過綜合來看,2.0T四缸發動機確實可以更好地減小能耗、壓榨動力,還可以滿足排放標準。



而且全新一代3系採用了CLAR平臺打造而來,這一平臺當時並沒有B38三缸發動機與之匹配,所以重新適配三缸發動機和下調現有發動機的功率,顯然後者更容易一些,也可以節省成本,這就要說到下面這個問題了...


三:動力和配置該如何均衡?


同級別的競爭車型越來越多,而且隨着人們消費水平的日益提升,大家對配置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



配置是越來越多消費者更加註重的,這會直接影響到乘客的駕駛、乘坐感受,而廠商要想形成價格梯度,也不會輕易在配置上進行大調整了,“入門即豪華”更多是指的配置,而不是動力數據。



相比較之下,寶馬算是非常良心了,全系最入門320i運動套裝(29.39萬)標配主要包括:LED大燈擴展型(含隨動轉向功能)、胎壓監測、電動玻璃天窗、前排座椅電動調節(駕駛者座椅帶記憶)、三區自動空調、儲物套件(含12V電源、2個後排USB接口)、智能互聯駕駛座艙(含導航系統、智能個人助理、遠程軟件升級等)、無線CarPlay、泊車輔助系統(含後視攝像機、自動泊車、循跡倒車功能等)。



說到這就要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把上述部分高價值配置減掉,換來28馬力/50牛米的動力提升,你願意嗎?我想如果在性能車上很多人會偏向動力,而在像入門3系這樣的車型上,大多數人還是更看重配置。



小編就經常聽到類似下面這樣的對話:

A:“你的××車多少錢入手的?”

B:“××萬。對了,你的車跟我差不多價格吧?也是四缸嗎?”

A:“對的四缸。你的有全景天窗嗎?可好了這個配置。”

B:“沒有哎...”

A:“那有座椅加熱嗎?在我們冬天還是挺實用的。”

B:“沒有哎...”

A:“Carplay呢?”

B:“這個有,用線連上就行了,挺好...(還沒說完)”

A:“現在都是無線的了,超方便的。”

B:.....哦。



四:面子!面子!面子!


不只是寶馬曾經的1.5T三缸,奔馳、奧迪同樣有這個問題,就比如說前不久的奔馳GLB,目前全系都搭載了一臺1.3T直列四缸發動機,售價爲31.48萬元起。



30多萬你給我一臺1.3T四缸機、前置前驅的奔馳?這是很多消費者喜歡站立的思考角度。小編沒開過GLB,不敢對它的動態行駛感受下定論,只是我感覺廠商只有瞭解中國國情,感受國人的消費心理,你纔可能會成功。



就比如拿目前入門級的C級、3系、A4來說,同樣是30萬左右,C 260是1.5T四缸+48V輕混,3系320車型和A4L 35 TFSI(國VI)是低功2.0T四缸,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我想大多數人還是會考慮2.0T車型,因爲很多消費者都抱有“同樣是30萬買四缸,爲什麼我買1.5T呢?”的心理。


說了這麼多,最終還是這句話來總結:市場需求決定產品走向。問題就在於廠商會不會調整產品來滿足消費者需求。各位對於超低功率的2.0T發動機持什麼態度呢?歡迎到評論區來聊聊你的想法!


你入手新3繫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