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繼續和大家聊聊北京現代昂希諾純電。

之前,我和傑克船長同學一起測試了昂希諾純電車型,我們一共跑了457公里,包括了294公里的高速路段和163公里的市區路段,可以說是深度體驗了。

很多人開電動車都會吐槽,不敢開空調,車內的電器設備能關就關,儘量讓續航更長,但我們則不然,空調22度,手機充着電,音樂、廣播正常聽,完全是按照開燃油車的習慣,在這種狀態下,它在高速和市區路段的續航表現非常出色。

想看續航具體表現可以拜讀船長同學的文章《體驗北京現代昂希諾純電動457km後,它給我帶來滿滿的驚喜》,所以我們今天不聊續航,要和大家聊的是駕乘感受,昂希諾純電車作爲一款電動車,它駕駛體驗也非常重要。

感受之一:開起來更有質感


我之前也開過不少自主品牌的電動車,說實話,體感並不好,主要體驗有以下幾點:一是油門過於靈敏,一踩就竄,再往後就有些無力的感覺,給人一種很廉價的感覺。

二是剎車不線性,前段虛的不行,到後段突然就來勁了,就好像嗑藥一樣,給人的感覺很不踏實,很夢幻。

再就是方向盤轉向力度過於輕盈,哪怕是調到運動模式,阻尼感依然不強,感覺一使勁就能掰下來。

而昂希諾純電的駕駛體驗則很有質感,油門初段線性,深踩油門到了中後段,推背感也就隨之而來,力度來得很自然,並不突兀;剎車感覺同樣如此,這個過程很線性,不突兀。

這種線性感覺很高級,不生硬,完全體現出了合資品牌應有的水準。

方向盤指向精準,轉向力度輕盈,隨着車速的上升,方向盤的阻尼也會相應增加,有一種很從容沉穩的體驗。

凡事就怕有對比,有對比就有傷害啊。對比某些自主品牌的駕駛體驗,再來看昂希諾純電的表現,我們會發現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這就好像經濟艙和頭等艙、普快和高鐵一樣,儘管都能達到目的地,但在這個過程中你的感覺和體驗真的不一樣,而且這個差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感受之二:表現出了應有的實力


說昂希諾純電厚道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它的核心EV系統構成。說起這個,昂希諾純電車型基本上延續了海外版車型KONA EV的設計,在動力電機部分用的是由大陸集團提供的EM15系列高電壓“三合一”電驅系統,該系統集合電機、變頻器、減速器三項重要核心部件於一身,重量僅爲77千克,體積更小、重量更輕、油電管線更少、安全性更高,最大輸出功率可達150千瓦,峯值扭矩310牛米,該電驅動系統也獲得了2019年沃德十佳發動機大獎。

電池方面,採用寧德時代提供的“523”三元鋰電池組,能量密度爲146.6瓦時/千克,電池容量高達64.2千瓦時,NEDC續航爲500公里。採用水循環冷卻系統,相較於大多采用風冷系統的競品而言,昂希諾純電動能夠有效確保動力電池始終處於高效工作溫度,降低安全隱患。


充電效率方面,昂希諾純電的表現還不錯,具體情況爲5%-30%,總共用時26分鐘;30%-80%,總共用時50分鐘;90%-100%,用時30分鐘。

感受之三:動力表現不僅直接而且充沛


上文說到昂希諾純電的最大輸出功率150千瓦,峯值扭矩310牛米,這個數據表現相當於燃油車2.0T的表現了,而昂希諾純電是一個小型SUV車型,車身長寬高數據爲4195mm*1800mm*1580mm,軸距2600mm,整車質量1658kg,配合着相當於2.0T的動力表現,實話實說,動力感受甚至有些過剩了。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當剩餘電量爲13%的時候,車輛就開始出現充電提示了,當剩餘電量爲5%的時候,車輛的電器設備像空調和音樂並沒有受到影響,但是動力卻明顯感到沒有之前有勁兒了,也就是動力輸出受到了限制。

說到底盤,昂希諾純電用的是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的結構,可能有人會說這有什麼好稱讚的,但是我們要知道昂希諾的燃油車用的可是前麥弗遜後扭力梁的結構,一增一減之間,帶給消費者可是完全不同的體驗。


ECO+、ECO、COMFORT、SPORT四種駕駛模式,可選擇範圍較大,能滿足不同需求的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感受之四:它對消費者很有吸引力

昂希諾純電動補貼後的售價爲17.28到19.88萬,具瞭解現在還有4萬的置換補貼,也就是說昂希諾純電的最終售價爲13.28萬到15.88萬,這個價格就相當有吸引力了,此外凡是購買該車型的用戶,均可以享受3年免息貸款、整車5年或10萬公里質保、三電8年或15萬公里質保,還可免費獲贈家用充電樁及安裝服務。


推薦車型,我的意見是昂希諾純電動TOP悅享版,售價19.88萬,實用配置比較豐富,像我們常用到的倒車影像、胎壓顯示、安全帶提示、自適應巡航,還有準L2級的自動駕駛,具備全速域自適應巡航和車道保持以及輔助功能,通過方向盤上右側按鍵和儀表臺左側按鍵開啓,實用起來還是比較便捷的。


而且還有自主電動車津津樂道的語音識別系統,昂希諾純電和百度合作,語音識反映速度和精準度都不錯,語音控制的內容也很豐富。

寫在最後

目前續航里程能夠達到500公里的合資品牌車型,目前就是昂希諾純電了。昂希諾能有這樣的表現,主要還是得益於它的海外版車型是Kona Electric實力足夠強大,在北美市場獲過多功能車領域2019北美年度汽車的稱號。

這幾年的韓系車在市場上的表現相對於競爭對手來說有些低迷,而昂希諾純電車型產品表現和實際的駕乘體驗都十分不錯,不得不承認,韓系車在純電領域已經走在了合資品牌的前面。

以前老說自主品牌要在電動車領域實現彎道超車,其實對於其他弱勢的合資品牌也都有這樣的想法,而且做得非常不錯,像昂希諾純電在續航里程、語音識別方面也都跟上了步伐,並且走在了前面。

自主品牌要小心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