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日,在吉利汽車臨海工廠裏,進行了一場“帝豪GL垂直魔鬼碰2.0公開測試”,被吊機拉昇至4米高空的標有“1500kg”字樣的黑色多邊柱型體,以自由下襬的加速度垂直撞上一輛帝豪GL車型的側面,這個視頻在各短視頻平臺上通過汽車類網紅髮布,播放次數過億,評論數過千萬條。

 根據“目測”結果顯示,在標有“1500kg”字樣的黑色多邊柱型體撞擊後,帝豪GL的B柱呈“S”型變形,A、B、C立柱上邊梁及門檻梁無斷裂;雙閃報警燈正常亮起;被碰撞側車門無異常開啓,非碰撞側車門可正常開啓;側氣囊及側氣簾正常展開,乘員艙內門護板、立柱護板、頂棚內飾保持完好,無明顯飛濺,無裸露的鋒利斷口。

於是,吉利汽車宣佈帝豪GL的大擺錘測試圓滿完成,並表明此車非常安全,隨後衆多汽車類微信公衆號上,出現了許多相關“評測”的報道和評論。然而真相的確如此嗎?我們下面來慢慢分析。

 

1500kg大鐵錘的貓膩

 

從上面圖片可以看到,車內沒有安置假人,那麼,這次測試車內人員究竟會受到多少傷害值呢?完全不知道!

安全不能作秀,吉利想收消費者智商稅也不能喫相太過難看。

從視頻或公號文章的圖片可以看出,鐵錘接觸車型位置與真實車輛車頭位置形狀存在不同,鐘擺的下行速度有網友通過計算稱不超過35公里時速,而且部分接觸面位置在車輛最下方的橫樑側裙,與真實事故場景相差甚遠。

這次測試,僅能通過車體的變形程度,來猜測車內人員傷害值,是不是很兒戲?

1500kg大鐵錘,的確很震撼,對於一般非專業人士來說,不懂其中關鍵之處,只要看到車身變形不大,就以爲代表了安全。吉利這麼做,確實在忽悠普通羣衆。

 

真實的碰撞,帝豪GL會讓你頸部、骨盆受重創

 

帝豪GL曾經參加過正規的C-NCAP碰撞測試,數據表明,帝豪GL會讓後排人員的頸部、骨盆遭受重創。

我們先來看對應大擺錘的側面碰撞成績,側面碰撞速度約爲50km/h,前排假人胸部得分較低,有較大受傷風險;而後排假人骨盆得分不合格,表明骨折風險相當高。

 

再來看完全正面碰撞,後排胸部得分較低,有較大受傷風險;而後排頸部得分極低,表明頸部大概率會骨折。

在正面40%碰撞測試中,後排的頭頸部同樣得分較低,其中頸部骨折亦存在高風險。

最終,帝豪GL這次碰撞測試成績綜合爲4星,離5星安全還有一段距離。

小結

吉利集團通過多年的“買買買”,完成了其自主品牌形像向上,產品覆蓋完整的“自主一哥”地位,而李書福在行業中也贏得了廣泛的業界好評。品牌營銷也銳意創新,但這一次泛娛樂式的“網紅”評測,傳播面很廣,通過流量號“洗地”安全性不足的舉動,必將適得其反。

帝豪GL在C-NCAP中的實際碰撞成績爲4星,但通過大擺錘作秀,流量網紅和公衆號自媒體的傳播,會誘導普通消費者對車輛安全性的判斷。吉利汽車此舉無疑是希望收割消費者的智商稅,但就筆者認爲專心將車型做好,將技術做強,纔是品牌向上的關鍵。同樣希望這種鬧劇式的營銷手法,能適可而止。大衆帕薩特年末的一撞,撞出個大衆譁然,而吉利現在的一錘,砸出的是品牌打造團隊的素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