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國產特斯拉Model 3正式開始交付,此次共有15輛新車交付給內部員工。而預計大規模的交付將於2020年1月開啓,特斯拉計劃在明年上半年實現每週2000至3000輛的量產目標,全年產量約15萬輛。

迴歸一下,從今年1月份上海工廠動工到2019年12月30日開始交付,今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進程速度是令人驚歎的。而國產特斯拉Model 3是否值得購買呢?湃客今天就來分享下我的思考。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是特斯拉斥資20億美元打造的,同時這是中國第一家外商獨資汽車工廠,特斯拉在全球的第三家超級工廠。



我們不妨來回顧下,特斯拉Model 3的國產化之路。2018年7月10日,特斯拉正式宣佈在上海全資建立特斯拉超級工廠;同年10月份,特斯拉簽訂土地出讓協議,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規模超過1200畝;2019年1月7日,該工廠正式開工。在5月31日,特斯拉宣佈將在中國上海超級工廠生產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車型,並正式開放車輛預訂。10月份啓動試生產;11月中旬,該工廠正式獲得工信部量產許可;11月22日,首批下線的國產特斯拉Model 3進入了全國門店開放預約試駕;12月30日,國產特斯拉Model 3首批車主開始實現交付。

除了Model 3,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特斯拉也計劃在上海超級工廠生產基礎版Model Y,但他沒有確定具體的投產時間。



據悉,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一期產能25萬輛/年,總產能目標50萬輛/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製造總監宋鋼表示: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實現每小時28輛車下線,達到設計要求。特斯拉中國區總經理王昊亦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每週產量已超1000輛。

此外,湃客還了解到目前,國產Model 3先期的零部件本土化率爲30%,2020年年中將達到70%,預計年底實現100%本土化率。所以說未來在其成本控制的影響下,終端售價都較大下探空間。



近日,特斯拉還宣佈,截止2019年12月已經在中國市場投放超級充電站超過300座,超級充電樁數量也已經達到1.5萬個。12月27日,特斯拉在上海金橋建成國內首座V3超級充電樁,並對外開放。V3充電樁最高支持250kW充電功率,充電時長可有效縮減50%。這就意味着,特斯拉在產品力之外,也在加速完善包括超級充電站在內的配套設施。



特斯拉從國內工廠投產以及特斯拉Model 3的正式量產,其速度令人驚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也是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場,僅次於美國,它貢獻了全球電動汽車近一半的銷量。

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汽車銷售收入爲23.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2.16億元),同比增長60.4%。其中第三季度,特斯拉在華銷售額達6.6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8億元),僅次於美國本土市場。





此次交付中國製造特斯拉Model3爲標準續航升級版,定價爲35.58萬元。其外觀設計與進口版基本保持一致,特斯拉Model 3的前臉採用了封閉式中網的設計,看上去非常動感,其尾部造型依舊是特斯拉家族式設計,國產版Model 3與進口版的區別主要在於車輛尾標換成了漢字“特斯拉”字樣。



內飾方面,特斯拉Model 3的設計非常簡約。標誌性的15英寸懸浮式大屏很吸睛。據悉,特斯拉Model 3將具備無線連接功能,可以使用OTA空中升級系統時時更新以獲取並體驗如自動駕駛等功能。首批國產版Model 3將交付標準續航版本,NEDC續航爲445km,0-100km/h加速成績爲5.6秒,官方提供4年或者8萬公里整車質保,電池和驅動單元爲8年或者16萬公里質保。

而近日,工信部公佈的一系列目錄政策無疑將進一步刺激消費者購買國產特斯拉。



12月6日,工信部公佈了今年第十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共有146個新發布車型進入名單。其中,包括產自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Model 3車型。這就意味着,售價35.58萬元的國產特斯拉Model 3,每輛將獲得2.47萬元的補貼。



12月27日,工信部公佈了(第二十九批)《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國產特斯拉Model 3同樣位列其中。這使得國產特斯拉Model 3在獲得補貼的基礎上還將獲得免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

從上述政策的導向到部分城市限牌政策的影響來看,湃客認爲國產特斯拉Model 3還得很值得購買的,而且隨着零部件本土化的推動,未來其價格還是有較大調整空間。




特斯拉在國內市場是自帶話題和流量的,或許可將其比作汽車圈內的潮牌。其主要競爭對手會是以BBA爲主的傳統豪華品牌以及以蔚來、威馬爲主的造車新勢力代表們。




那麼,特斯拉相對於他們有什麼優勢呢?首先在真實續航表現方面,特斯拉的一系列車型是得到消費者認可的。然後,在自動駕駛技術、遠程OTA升級技術方面,特斯拉也展現了自己的競爭力。



雖然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目前已經建成投產,但是特斯拉僅在一、二線城市有較高知名度,相比傳統豪華品牌,它在三、四線城市的影響力以及基礎配套建設還有待完善,而且目前其銷售環節還是高度依賴於互聯網模式。

另外,很多造車新勢力在續航里程上都進入了“600公里俱樂部”。比如愛馳U5(補貼後售價:19.79萬-29.21萬元)工信部最高續航里程623km、Aion LX(補貼後售價:24.96萬-34.96萬元)最高工信部續航里程600km.....某種程度看,在售價以及續航方面,這些車型對特斯拉Model 3都是一種挑戰。



就目前國產化進程以及政策引導來看,國產特斯拉Model 3對於消費者而言還是有較大的吸引力,隨着2020年國產特斯拉Model 3的交付,這對特斯拉整體銷量也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特斯拉的國產化對於傳統豪華品牌以及造車新勢力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