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近幾年被炒得很熱,但商業化卻面臨諸多困境,技術成熟度、基礎設施建設、倫理道德、法律法規等條件缺一不可。就拿法律法規來說,目前全球各國尚未形成非常健全的法律法規。沒有完善的法規,自動駕駛商業化幾無可能。一部完善的自動駕駛法規落地,不僅對該國自動駕駛有着深遠影響,對全球、全行業來說都是一次突破。



近日,據韓國媒體韓聯社報道,韓國國土交通部已正式發佈L3級自動駕駛安全標準。新標準預計在發佈6個月後正式實施,L3級自動駕駛汽車最快有望於7月在韓國上市。該標準的推出,意味着韓國成爲世界首個爲L3級自動駕駛制定商業化標準的國家。


根據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所發佈的分級標準,自動駕駛可分爲L0-L5共6級。其中,L3是有條件自動駕駛,汽車掌握駕駛權,人類僅需保持隨時接管。L4級爲高度自動駕駛,無需人類接管;L5級完全自動駕駛是終極發展目標。


此次韓國發布的標準主要涉及:L3級自動駕駛車道保持、突發情況下對駕駛員的監控、人類未接管時自動減速、啓動緊急制動信號等方面。根據標準,L3級自動駕駛汽車需要在面對高速公路出口、前方道路施工等應急情況下,提前15秒提示人類司機接管;另外,系統必須在識別出人類司機坐在座位上才能啓動。據悉,韓國還將在未來三年內針對L4級自動駕駛進行部署,推出先導性的安全規範及標準。


『現代自動駕駛測試車』


自動駕駛已經成爲韓國的國家戰略。此前,文在寅政府還發布“未來汽車戰略”,意圖“八年後將韓國打造成全球首個自動駕駛國家”。該國計劃2027年實現自動駕駛汽車在高速公路等主要道路商用。據悉,現代汽車在2018年就進行了L4級自動駕駛測試,並將在2025年前投入4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444.7億元)研發自動駕駛。


單就自動駕駛行業標準而言,一直以來都是各國、各企業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在近期取得了顯著進展。由中國、歐盟、日本和美國共同提出的《自動駕駛汽車框架文件》早於2019年就通過聯合國全體會議審議。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於近日通過一項提案,以推動自動駕駛汽車決策系統相關標準制定工作。另外,長安汽車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牽頭制定的《汽車自動化分級》國際標準將於2020年正式發佈。華爲、一汽、阿里、四維圖新等企業共同參與的《基於衛星地基增強的車輛定位技術要求》也已正式啓動立項。


『長安自動駕駛測試車』


中國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自動駕駛同樣是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可以預見,未來中國必將是自動駕駛汽車最大的應用市場。而在法律法規建設方面,相比起國際水平而言,我國還稍顯滯後。此前,業內專家也曾呼籲要儘快推出中國標準。自動駕駛量產已處“臨門一腳”,2020年將是L3級量產元年。從近期所曝光的關於標準的相關消息來看,我國正在加速建立健全“中國特色”自動駕駛法律法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