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市場裏,日系車憑藉着自身優秀的品質、帥氣的外觀以及出色的燃油經濟性獲得不少消費者的喜愛,在今年"寒冬"已至的中國車市中,日系車更是將其優勢發揮到極致,本田、豐田整體保持兩位數的上升趨勢,可以說今年的日系車是風頭盡出。

然而,有車企得意,也總有車企失意。在今年的日系車中,被吐槽得最多的可能就是馬自達了,而死不降價的它在華市場也特別慘淡。


銷量慘不忍睹,竟賣不過豐田一款車

在不少車企公佈了今年的總銷量之後,馬自達也在最近交出了自己的成績單。但從這個數字來看,馬自達顯然有些"落寞"。

數據顯示,馬自達2019年全年在華銷量僅爲227,750輛,同比下滑16.37%。其中,一汽馬自達銷量爲91,416輛,長安馬自達銷量爲136,334輛。


具體來看,馬自達在華的四款車,賣得最好的當屬那款帥氣逼人的馬自達3(昂克賽拉),這款車型的全年總銷量爲98218,差一點點破10萬輛,幾乎佔了馬自達一半左右的銷量。而排在第二名的是馬自達CX-4,其全年總銷量爲49419,第三名的是馬自達6,全年總銷量爲41950,最後一位的便是馬自達CX-5,全年總銷量爲35620。


一年只賣出22萬輛車,這對於以技術宅著稱的馬自達來講簡直有些不可思議,畢竟這個銷量僅僅只比二線豪華品牌多了一點點。而要是與同是日系車的豐田相比,馬自達一整年的銷量還沒有人家卡羅拉賣得多。


沒有研究透國人的喜好

事實上,在很多人眼中,馬自達這個日系車企是"不走尋常路"的代表,"特立獨行"似乎已經成爲了它的代名詞。

比如說作爲全球第一個量產轉子發動機的車企,馬自達幾十年來仍在不斷努力研發新的型號。儘管後來發現轉子發動機缺陷很多,但技術宅的馬自達表示只做自己,這種不跟隨潮流打破常規"越己"精神在車企中確實算一股清流。


當然,它的清流不僅是體現在對轉子發動機的死磕上。在渦輪當道的這個年頭,技術宅馬自達是少數堅持不走小排量渦輪,而是繼續開發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車廠之一。其第二代創馳藍天發動機竟然將壓縮比做到了18:1,這種技術確實沒幾家車企能夠做到。


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馬自達雖在發動機技術上很牛逼,但卻並沒有爲國內市場做出變化。放眼看看同爲日系的本田、豐田,在產品上無論是外觀還是空間都根據本土市場做了差異化的改變,營銷也是更接地氣的思路。但是馬自達的車騷氣的外觀、牛逼的動力,對應的卻是狹小的空間、缺乏競爭力的配置,這完全是不懂國人的喜愛,無疑將很多消費者拒之門外。所以即使發動機技術再牛逼,馬自達仍舊沒有什麼起色。


死不降價最後被打臉

然而,馬自達的偏執還不止體現在本土化,它甚至也不爲價格"妥協"。

馬自達一直堅持的都是一種"產品價值"營銷,簡單點來講就是不會爲了銷量而降價,從而損害產品的價值。可坦白地說,這種方式並不適用於馬自達。其實,以產品價值爲賣點的營銷不能說有錯,但縱觀如今的車市,使用這種方法的都是諸如保時捷、奔馳、雷克薩斯等豪華品牌,而馬自達顯然與這樣的"產品價值"還有一定差距,畢竟從品牌上來說,它與"兩田一產"並無太多差異。


再者,如今國內市場形勢多變。從今年整體的銷量下滑,以及各種促銷的政策出臺來看,也知道現在的汽車市場十分萎靡。在此情況下,諸如豐田、本田都對車型進行了一定的降價優惠,雖說價格優惠沒有像大衆那樣多,但這種方法還是挺奏效的。可反觀馬自達,卻遲遲不肯降價,所以說自信的它最後也慘遭打臉了。


小編語

馬自達本身有着不錯的口碑,堅持"價值營銷"無疑會讓車主對品牌更加具有忠誠度。但面對着如今市場整體環境的不景氣,"高冷"過了頭顯然只會加劇馬自達的頹勢,今年的銷量情況或許就是消費者對於馬自達死不降價最好的反擊。那你認爲馬自達該降價嗎?還是說應該堅持自我,將偏執人設死走到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