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陳晶晶 北京報道

車險綜合改革以來,“降價,增保,提質”階段性目標全面達成,消費者獲得了實實在在改革紅利,車險行業發展結構明顯改善,車險市場總體維持穩定,高質量發展基礎更加穩固。

不過,近期有業內人士透露,隨着行業內外部情況發生變化,少數財產險公司爲搶佔車險市場份額,在部分地區打起了“價格戰”,分給渠道的手續費率超過了30%。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業內知情人士處獲悉,爲進一步規範車險市場秩序,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財險部近日在業內下發《關於規範車險市場秩序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財險公司守牢合規底線,嚴禁盲目拼規模、搶份額;壓實險企主體責任,據實列支各項經營管理費用等。

多位業內人士認爲,在同質化競爭的車險市場中,保險公司打“價格戰”、搶市場份額不僅不會惠及消費者,反而更加劇惡性競爭,阻礙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拼費用亂象抬頭

實際上,“以手續費換市場份額”是財險行業的痼疾。在手續費競爭上,價格競爭亂象往往體現爲“通過保險中介或個人代理人銷售車險保單時支付的手續費超出報批監管機構的手續費率”。

業內人士透露,不同地區車險手續費率亦不同。一般而言,交強險手續費率在4%左右,商業險手續費率在15%左右。4S店等車商渠道掌控着大量新車保險業務,其他的車險兼業代理也聚攏了大批車險客戶,一些保險公司會通過支付超標的手續費或者承擔車商、兼業代理的促銷推廣費等方式,來讓渠道主推自己的車險產品。爲了爭份額,部分財產險公司通過不正當競爭給出超30%的手續費率。比如河北、安徽等地區甚至到了35%左右。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財險部在《通知》中也指出,近期,隨着行業內外部情況發展變化,部分地區和機構高手續費競爭等問題又有所抬頭,個別地方比較嚴重。

記者獲得的業內交流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第二梯隊財險公司絕大多數費用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賠付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中小財險公司整體賠付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0.23個百分點,但是業務獲取成本高,綜合費用率高出行業頭部公司10.31 個百分點,亦高出第二梯隊財險公司5.98個百分點,綜合成本率達到105.98%,承保虧損。

衆所周知,險企提高了車險手續費,就能爭取到中介的業務推薦力度,使其短時間內的保費規模上升。但是,提高車險手續費率會導致承諾或支付中介的手續費率高於報批費率水平。那麼,車險手續費超額的這部分由什麼填補?

一家財險公司車險業務人員向記者透露,有些公司會將一些業務記錄爲中介公司代理銷售的業務,列支手續費並支付佣金給中介機構,然後中介機構留取部分開票費用,將剩餘佣金返還保險公司,從而套取費用覆蓋無法入賬的“給投保人的額外利益”和超額手續費。

記者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統計,今年3~5月,監管部門針對多家財產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套取車險手續費,爲投保人墊付差額保費、向投保人返還;未採取有效措施管控車險業務費用等違法違規行爲開出了24張處罰決定書,比去年同期9張處罰決定書多15張。

比如,一家大型財產保險公司未採取有效措施管控車險業務費用,旗下多家分支機構通過業務及管理費、手續費及佣金、間接理賠費用等科目共列支20.11億元,用於支付車險手續費等市場費用。上述事實有其車險成本費用管理相關文件,費用預算、覈撥及審批流程文件,虛列費用的明細清單,相關情況說明、部門職責分工文件、任職文件、調查筆錄等證據資料證明。

另外一家財產險公司分支機構利用保險代理人虛構保險中介業務套取費用32.14萬元,並將全部資金通過爲投保人墊付差額保費、向投保人返還等方式給予車險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利益。

此次《通知》明確,嚴格壓實險企主體責任。各財險公司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自覺承擔起維護車險市場秩序的主體責任。嚴格費用預算、審批、覈算、審計等內控管理,據實列支各項經營管理費用,強化手續費覈算管控。嚴格對車險中介業務合規性管控,履行好對中介機構及個人的授權和管理責任。嚴格執行報批報備的車險條款費率,不得給予或者承諾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

同時,《通知》要求,各監管局要持續做好車險市場動態監測,重點關注轄內各機構費用水平,強化車險費率執行情況的監管。針對回溯發現商業車險自主定價係數、車險手續費率出現較大偏離的機構,要及時責成其進行風險糾偏,涉嫌違法違規的,要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要持續保持車險監管高壓態勢,對帶頭投費用、搶市場的機構,要迅速採取有力監管措施,打早打小,防止個別機構行爲影響整個轄區車險市場穩定。運用好現場檢查手段,重點選取費用及賠付情況異常、市場份額異動、市場反映問題較多的地區和機構進行檢查,以強有力監管,確保車險高質量發展,積極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禁止下達不切實際的保費增長任務

一家中型財險公司分公司車險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迴歸到險企最根本的經營看,亂象的源頭在於險企自身。尤其是總公司爲了提升市場份額和保費收入排名,下達的經營目標和業績的考覈標準,更加偏重於保費增速和保費規模,同時使得激勵制度的設計也過於短視,容易忽視內控合規和風險管控,不注重業務品質,陷入盲目拼規模、搶份額的經營模式。例如,在月底和季度末考覈時點,當保費目標不達標時,會出現用高昂手續費換取中介渠道車險業務量的市場亂象,以滿足短期的保費規模要求。

“個別財險公司在經營車險的過程中,要規模勝於要利潤的現實壓力,來自於一刀切的‘規模考覈’。例如,部分公司在對於分公司的考覈中會採用‘對標制’。不僅要在總體規模上超越競爭對手,在地方市場的排名上也不能落後於人。爲此,業績壓力下的分公司也就想盡辦法爭取‘市場’。”上述業內人士進一步向記者表示。

對此,《通知》明確,各財險公司務必守牢合規底線。要牢固樹立合規經營理念,嚴格落實各項監管要求,不得忽視內控合規和風險管控,盲目拼規模、搶份額。不得脫離公司發展基礎和市場承受能力,向分支機構下達不切實際的保費增長任務。不得偏離精算定價基礎,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車險產品,開展不正當競爭。

“要建立科學的管理考覈和激勵機制,把內控執行作爲經營考覈的首要內容,摒棄忽視內控合規和風險管控,盲目拼規模、搶份額以及脫離發展基礎和市場承受能力,將依法合規作爲業務發展的基本前提和底線。總公司在制定考覈指標時,要考慮市場承載能力,要將合規、效益、發展、服務、創新等指標,納入績效考覈體系。此外,要加強對分支機構業務、財務、費用等精細化管控,及時調整優化對分支機構的考覈方案,提高合規指標和質量效益指標的考覈權重,避免分支機構盲目拼搶市場份額,陷入惡性價格競爭。”一家財險公司總經理對記者表示。

不得拒保高風險車輛

摩托車、營運車等高風險車輛的承保缺口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去年8月,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第九督查組在梳理羣衆提供的問題線索後發現,不少河南摩托車主對交強險投保難問題反映強烈。

隨後,督查組實地走訪河南省鄭州市、焦作市等地多家保險機構發現,鄭州市、焦作市等地不少保險公司或以不辦理摩托車交強險業務、業務員沒有權限受理、系統故障等理由拒絕;或設定不合理條件,將部分無法完全滿足條件的車主拒之門外。督查組暗訪發現的涉事大小保險公司有9家。

不僅是摩托車,營運貨車、出租車等高賠付車型投保交強險在全國也是“老大難”問題,此前,有大貨車和出租車車主多次向監管部門反映無法投保車險的問題,不少保險公司也因各種理由拖延或拒絕承保被處罰。

今年2月,陝西監管局發文表示,近年來,隨着車險綜合改革的逐步深入,在保險責任提升疊加車均保費下降的雙重影響下,部分車型賠付率逐漸升高,局部地區高風險車輛的保險供給結構性缺口有所放大。

此次《通知》亦要求,各財險公司要高度重視摩托車、營運車等高風險車輛保險承保服務工作。經營交強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不得拒保、變相拒保、拖延承保交強險或捆綁搭售商業險,確保實現應保盡保。各財險公司要積極承保摩托車、營運車等高風險車輛商業保險,促進商業車險願保盡保。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積極探索開展風險減量管理,逐步改善高風險車輛業務經營狀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