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的粉絲希望國乒直接宣佈陳夢成爲女隊隊長,而不是這樣一直祕而不宣。畢竟找遍了所有的資料,這些粉絲都沒有找到國乒宣佈陳夢成爲隊長的消息。在粉絲看來陳夢對國乒的貢獻是最大的,國乒應該正式宣佈陳夢成爲女隊隊長。因爲陳夢在東京奧運會連得兩塊金牌,貢獻是最大的。

看起來這個理由是很正當的,也是無懈可擊的。但是當事人陳夢自己都說,自己在奧運會團體賽是蹭了一塊金牌。奧運會團體賽,陳夢就打了兩場單打比賽,一場是對戰奧地利選手波爾卡諾娃,另一場是對戰德國選手索爾佳,其他的單打比賽都是王曼昱和孫穎莎完成的。

陳粉總認爲別人說的是謠言,可是奧運會打了幾場比賽這是有事實做依據的。這麼多球迷當時都在觀看,奧運會女單決賽陳夢就打了一場雙打比賽。王曼昱女團決賽獨得兩分,這難道不是事實嗎?而孫穎莎之所以讓球迷記住,不就是因爲她在奧運會雙殺伊藤美誠嗎?

伊藤美誠當時是日乒第一高手,可是陳夢在奧運會單打以及團體賽都沒有與之交手。不管陳粉如何認爲陳夢保持對伊藤美誠的全勝成績,沒有在奧運會跟伊藤交手不也是事實嗎?到底誰在大賽起到的作用更大,還需要辯論嗎?

並不是否認陳夢沒有能力,她確實沒有在奧運會單打以及團體賽起到核心作用。連劉國樑都充分肯定了孫穎莎在奧運會起到的作用,這總比陳夢粉絲說出的話更有說服力。當然這只是部分陳粉的想法,有一些粉絲覺得陳夢沒必要當隊長。

主要原因就在於如今陳夢年齡偏大了,當隊長意味着要承擔球隊的責任。讓陳夢身兼三項能做到嗎?恐怕每一個項目都很難取得成功。陳夢是很難身兼多項的,目前主力選手當中身兼三項做得最好的是陳幸同和孫穎莎,這兩個選手都取得過三冠王的榮譽。

陳幸同更是連續兩年取得三冠王,而且分別跟不同選手搭檔奪得混雙與女雙冠軍。陳幸同明顯是個被球迷低估的選手,實際上陳幸同比孫穎莎的雙打能力還要出色。因爲孫穎莎從來都是固定雙打跟混雙的搭檔,而陳幸同可以隨便更換搭檔也不影響雙打的成績。

陳夢體型偏胖銜接速度慢,目前身兼多項是不可能的,就算真的做了也取得不了理想成績。所以讓陳夢當隊長的話,現階段來看確實不現實。並不是說陳夢年齡大了就要當隊長,一個團隊的隊長一定要有擔當,因爲這牽扯到一個團隊的士氣。

有些陳夢粉絲把事情想簡單了,如果陳夢成爲隊長,繼續只參加單打比賽,每一次外戰的比賽把雙打混雙的奪冠任務交給其他隊友去完成,這時間長了難道隊友就沒意見嗎?就算隊友沒意見球迷都會看不下去的。作爲團隊的隊長一定要有責任感,這是比成績更加重要的品質。

有些粉絲表示馬龍不也年齡大了,而且人家只參加單打的比賽不照樣當隊長?可是今年4月份冠軍賽,當樊振東被法國選手勒布倫淘汰的時候,馬龍之後就將這個競爭對手擊敗,成功捍衛了國乒外戰的成績。這纔是馬龍的作用,關鍵時刻確實能夠頂得上去不掉鏈。

當然也可以讓陳夢只參加單打的比賽,可是陳夢的外戰並不穩定。今年還敗給了34歲的外協對手薩馬拉,上演了單打二輪遊。馬龍今年也輸過外戰,可是馬龍並沒有像陳夢一樣在16強或者8強就提前被淘汰,馬龍也只是就算輸外戰也是輸給名將,不會稀裏糊塗地被不知名的對手給擊敗。

而且在內部的比賽當中,馬龍也只是輸給樊振東或者王楚欽這樣的選手,非主力選手想要擊敗馬龍是難上加難。可是今年的陳夢今年被錢天一和蒯曼擊敗,去年全國錦標賽這種大賽被19歲的韓菲兒給擊敗,球迷感覺陳夢比賽不穩定,就在於經常輸給實力看起來不強的對手。

馬龍是個靈巧型的選手,特別善於打遭遇戰。這也是馬龍能夠堅持到現在的主要原因,而陳夢打球的風格跟馬龍正好相反。陳夢對戰熟悉的對手勝率更高,對戰不熟悉的對手就容易輸球,或者在比賽當中遇到困難,會出現短時間內落後追分的狀況。

相比較陳夢,馬龍敢於跟年輕選手對抗。面對乒壇崛起的年輕對手,馬龍都嘗試與之交手。今年的馬龍已經跟瑞典的卡爾伯格,法國的勒布倫先後交手。可以說馬龍並不是個固步自封的老將,這也是馬龍始終能夠保持較高競爭力的主要原因。

而陳夢跟乒壇年輕選手交手的次數很少,張本美和、申裕斌、漢娜這些不到20歲的年輕選手成長速度都很快。可是陳夢並沒有碰到過這些對手,反而經常跟田志希、石川佳純這些老將分到同一半區。粉絲會認爲她們碰不到陳夢,並不是說陳夢不想與之交手。

那說明這些粉絲對劉國樑和國際乒聯對抽籤分組的影響知之甚少,所以還是應該多補補課,去尋找一些國乒和國際乒聯合作成立WTT公司的信息,才能做出綜合的評價。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