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白帆

界面新聞編輯 | 沈霄戈

曾經吸引諸多投資的快遞網點加盟,如今卻成了“燙手山芋”。

近日,界面新聞通過閒魚等二手平臺發現,大量一級快遞網點在轉讓,轉讓金額從幾十萬到數百萬不等。但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快遞網點轉讓雖多,有價無市的情況卻很常見。

這一現象反映出,快遞網點投資行情變了。原本“隨便一做”就有市場的快遞業務,如今已然陷入增長放緩階段,利潤空間也難拓展。

而快遞網點前幾年在運能產能方面的投入巨大,階段性產能過剩讓快遞網點頗爲棘手。加上各項考覈加盟、罰款加重等情況,行業中也出現了網點與公司總部打官司的案例。

一級網點轉讓,有價無市

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快遞加盟商構成了快遞業“黃金時代”的底層架構。但今年以來,快遞網點整體併購、轉讓、關停的情況比比皆是。

界面新聞在閒魚等平臺看到,當下出現了不少韻達一級網點轉讓的情況,轉讓金額可高達數百萬元。此外,也有中通、極兔、申通等一級網點在轉讓。其中一家中通一級網點在接受界面新聞諮詢時表示,該網點的轉讓費550萬元,且不可分期,日均派件和發件量均可達到2.2萬件以上。

在國內,爲了方便管理,快遞加盟制度衍變出一級網點、二級網點以及承包區等不同的經營權限,根據級別不同,加盟費也不相同。

一級網點是投資力度最大的,所在區域也更具優勢,在政策優惠、總部溝通等方面更有話語權。而二級網點則屬於一級網點的分支,與一級網點簽訂合同,並向一級網點交件、取件。

承包區的概念更爲簡單。這種小範圍的承包可以只侷限於某幾個小區,網點老闆爲了簡化管理,直接把招聘快遞員的模式改爲承包制。不過,這類加盟商幾乎沒有什麼話語權。一位快遞承包者告訴界面新聞,之前就因爲網點拖欠工資,同時又沒有與網點簽署正規的協議,最終無法要回應結款項,只能退出承包,並自掏腰包給自己管理的幾位快遞員發工資。

對於快遞網點轉讓的情況,雙壹諮詢公司總經理、快遞行業專家龔福照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說:“一些經營得還不錯的網點,通常轉讓價格很高,即便有人願意接收也很難拿出這麼多錢。還有一些網點經營狀態不好,總部品牌不佳,這些網點即便低價出手也賣不出去。”因此,一些網點負責人聽到可能被併購或市場波動傳聞,甚至會考慮以零轉讓費的方式把網點處理掉。

除了主動轉讓以外,還有網點因爲行業併購而捨棄原本的業務。5月中旬,順豐宣佈將把旗下子公司豐網出售給極兔,一些加盟商面臨被整合的情況。

位於河北邯鄲的秦女士經營一家豐網,在賠償尚未落地之前,秦女士也考慮過加入豐網的買家——極兔。但據她瞭解,極兔在當地的網點佈局已經非常充分,可拓展的空餘市場有限。最終,秦女士選擇接受豐網補償,並轉而經營起另一品牌的快遞網點。

2021年秋,極兔還還收購了百世的國內快遞業務。在這兩起併購案下,快遞網點之間的整合加速。據自媒體《豹變》報道,有加盟商透露稱,30%的豐網一級加盟商此前是百世快遞網點加盟商,已經經歷了一輪整合,如果此次豐網再被整合,這些加盟商所經營的豐網、極兔2家快遞品牌將變爲一家,資產會因此縮水,品牌價值也會減半。

投資巨大,增速不理想

過去幾年,快遞行業加速自動化佈局以提高產能,除了完成快遞公司總部的KPI考覈,做得不錯的快遞網點亦藉此擴大規模。但網點投資不是個小數目,動輒數百萬甚至更高。爲此,一些快遞網點甚至要靠貸款維持運轉。

一位加盟商告訴界面新聞,自己曾經只是一位快遞員,後來有機會承包了深圳的一個片區,僅交了2萬元押金就開始運作。隨着淘寶的爆火,其業務越做越大。2011年斥資50多萬元搬遷至新場地,2012年升級成爲圓通的一級加盟商,之後繼續擴建場地、投資設備等。

好景不長,2014年隨着市場競爭加劇,市場單價持續下降,盈利空間被壓縮。2016年,該加盟商表示自己已經賺不到錢,靠貸款維持公司運作。2021年該加盟商最終以115萬元的價格出售了投入高達上千萬的快遞網點固定資產,包括全自動化的集包工廠以及圓通的經營權等。

在高額成本投入下,盈利下滑甚至入不敷出,也激化了一些快遞網點與快遞公司總部的矛盾。

2021年,程曉一紙訴狀將圓通告上法庭,要求其返還諸多不合理扣款。程曉在起訴書中寫道,他所經營的公司是圓通《特許經營合同》的簽約商戶,但2018年10月雙方簽約後,圓通一方單方面增加或變更遞件入港派送費、差額派送費、旺季加收費單價,致使其經營成本成倍增加,經濟損失高達近1300萬元。

不過,2022年底,程曉敗訴。該案件的審理法院認爲,程曉對於圓通收取不合理費用沒有充分舉證,並且未及時對上述費用的調整提出異議。而圓通方面的費用調整有其合理性,因此不支持程曉要求圓通方面返還相關費用的訴求。

與總部打官司的加盟商不止程曉一個。但據程曉瞭解,絕大部分的加盟商都敗訴了,其原因與二者之間的協議不完善直接相關。據界面新聞多方瞭解,在加盟商與總部簽訂的經營權協議中,派費、出港費、罰款等各項費用均未明確,並標註會根據情況調整。

快遞業增長乏力的情況還在持續。過去幾年,快遞公司和網點在自動化分揀設備、轉運中心、幹線運輸等多個領域增加運能產能,這種佈局通常具有前瞻性,即考慮未來4、5年的市場需求。同時也容易形成階段性過剩,快遞行業的競爭也將進一步白熱化,價格戰依舊難以退出快遞行業的舞臺。受此影響,快遞加盟商們很難突破盈利困局。

網點密集、以罰代管,經營思路待轉變

快遞加盟制讓全國範圍內的快遞網絡迅速搭建。根據國家郵政局公佈的數據,2022年快遞服務營業網點23.1萬處,但在2007年,快遞營業網點僅4.7萬處。

網點數量的迅速增加也吸引了大量人員,不僅是快遞員,甚至有不少一線快遞員逐漸成長爲快遞網點的老闆。不過隨着市場變化,行業波動愈發明顯,網點過於密集、罰款加碼帶來的問題愈發突出。

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過去這些年,爲了最大程度上利用網點加盟解決總部資金流量的問題,快遞公司總部把網點經營區域拆分得很散,導致快遞網點數量嚴重過多。

“未來三年快遞網點會出現強勢波動的局面,倒閉的概率很大,這種現象不只存在於某一家快遞公司,而是所有的加盟製品牌都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趙小敏說。

龔福照對此分析稱,一方面是因爲價格競爭很激烈,另一方面則是派費不斷被壓縮,總部考覈越來越嚴格,投資回報不像原來那麼高,但風險卻在上漲,因此快遞網點稍有不慎就不掙錢。

整體而言,現在快遞網點的投資門檻越來越高。“懂行的能做這個事情,新手接單的話很可能就會虧錢。”龔福照認爲,這些快遞網點需要不斷學習並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趙小敏也表示,諸多加盟商還在用以前的思路運營網點,這在一定程度上會讓行業必然進入大波動的階段。他進一步表示,快遞網點如何投資要看清當地的政策、年齡結構、產業發展等各種因素,最後才能做出是否投資的決定。

現實也確實如此。隨着市場整體上不及預期增長,快遞公司常常會通過降低派費被價格戰留足空間,但這也會給快遞網點管理帶來壓力。一位快遞網點的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雖然快遞公司降了派費,但快遞網點並不敢因此下調派費,否則容易出現員工不穩定的情況。“快遞網點需要有抗風險的能力。”該負責人說。

此外,還有快遞網點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快遞公司的考覈不太合理。“整體上我們公司還不錯,但是最近也經常搞一些小動作,比如5月底的時候,突然提高了當月業務量考覈。”該負責人說,本來5月份的業務量考覈已經完成,但總部調高業務量之後,考覈就通不過,按照相關規定,網點就會面臨罰款。

上述多種情況的發生,讓加盟商與快遞公司總部的關係變得緊張。從去年至今,有地方陸續有網點停運、不滿總部以罰代管的情況出現。

爲了緩解矛盾,韻達、申通、圓通等快遞公司總部都在採取措施,試圖拉近與加盟商之間的關係。

6月10日,韻達在義烏召開200多個快遞網點開會。對於未來的發展,韻達方面表示要要繼續推進網絡質效提升工作、提升網絡能力和服務水平、通過數字化建設提升韻達全網、全鏈路服務體驗。

圓通方面則自2022年起,將“分公司數字化標準化”定位爲“一號工程”,數字化賦能從總部正式下沉到分公司,爲加盟分公司解決經營問題。比如在財務、人資、客服等方面,圓通自主研發了數字化系統“網點管家”,幫助分公司更科學清晰地掌握自身經營情況,全面提高管理能力及服務質量。截至目前,圓通全網在使用“財務系統”的分公司已達85%以上。

有加盟商也確實從中獲得經驗。公開資料顯示,浙江一家加盟公司成立十餘年來長期處於虧損,在使用財務系統三個月後,各項指標排名從排名倒數攀升到全省前列。

不過,快遞公司的改變能否真正解決行業問題,仍有待檢驗。

(應受訪者要求,程曉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