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輕人眼睛裏“雕花”的美瞳行業,即將跑出第一家上市公司。

只不過,衝刺“美瞳第一股”的並不是美瞳產品品牌,而是它們背後的生產廠商。6月15日,上海蒂螺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上市輔導備案,正式啓動A股上市進程。

這家美瞳ODM代工廠的客戶名單中,包含了可啦啦、美目美佳、Sweet Color等多個頭部美瞳品牌,並推出了自主品牌Realkoko(瑞可可)。作爲供應商,蒂螺醫療的生產基地分佈在吉林、江蘇、上海等地,雖然其產能尚不及中國臺灣廠商,但說它是中國大陸最大的美瞳代工廠,並不爲過。

“顏值經濟”當道,moody、可糖等新銳品牌在百億元規模的中國美瞳市場鬥得難解難分。依靠着這些小彩片背後的工藝和技術壁壘,看似低調的代工廠贏下了第一局。而縱觀整個新消費市場,蒂螺醫療的成績只是衆多供應商的縮影。

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靈之窗”,美瞳就是漂亮的彩繪窗玻璃——既有花哨的外表,也有鋒利的邊沿。

一方面,植根於年輕人的愛美之心,美瞳在社交媒體上從不缺少話題度,“芭比眼”“精靈眼”“漫畫感狗狗眼”……在微博、小紅書等內容平臺上,熱門款美瞳人氣居高不下,甚至有專門試戴美瞳、分享購買經驗的“瞳模”。

另一方面,美瞳屬於隱形眼鏡的一種,被劃分爲第三類醫療器械,監管要求相當嚴格。劣質美瞳色素脫落、引發角膜炎和結膜炎等新聞屢見不鮮。

美麗之中暗含危險,但追捧者依然大有人在。乘着互聯網商業的東風,這些花花綠綠的小鏡片進入美妝潮流,彰顯着自身的存在感。

在全世界範圍內,美瞳品牌的勢力劃分已經完成: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行業Top 10品牌拿下了90.09%的市場份額。其中,來自美國的強生、庫博光學,來自瑞士的諾華集團和中國臺灣的博士倫眼鏡,有業界“四大廠”之稱。

在中國,美瞳行業則稱得上方興未艾。近年來,可啦啦、可糖、moody等國貨新品牌崛起,憑藉產品創新和營銷攻勢,從老牌玩家手中搶下了一批受衆。

moody部分美瞳產品花色

但無論海內外,美瞳的生產都嚴重依賴代工廠。公開資料顯示,市面上90%的美瞳產品均採用代工生產,僅有強生、視康等寥寥幾家廠商開設了自有工廠。模壓、調色等生產工藝,以及醫用級別的品控體系和註冊許可,形成了美瞳製作的主要壁壘。

此次準備在A股上市的上海蒂螺醫療,正是隱藏在琳琅滿目的國貨美瞳品牌背後,“悶聲發大財”的代工廠之一。

據其官網介紹,蒂螺醫療成立於2017年,持有多項發明專利和註冊證,產線涵蓋日拋、月拋、半年拋、年拋等隱形眼鏡全產品線。蒂螺醫療還表示,現階段公司的產能已無法匹配客戶的訂單量,正在全國各地大舉擴產。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蒂螺醫療的繁榮有點像芯片行業的臺積電:需求猛漲,產能爲王。國內美瞳行業鏖戰方酣,而代工廠的好日子纔剛要開始。

上海蒂螺醫療的故事,要追溯到2009年建立的吉林瑞爾康工廠。

那時,創始人金義霖和許多活躍在朋友圈的“瞳代”(美瞳代理商)一樣,從韓國廠商處進貨彩瞳片,轉賣給C端客戶。由於無法忍受廠商發貨慢、拖欠貨款,再加上觀察到“顏值經濟”興起、美瞳產業大有可爲,金義霖毅然選擇投資自建工廠。

工廠選址在吉林,靠近韓國這個“潮流大本營”。金義霖的本科專業是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又有韓國留學經歷,在美瞳生產方面可謂是得天獨厚。

獲得營業所需的註冊證之後,瑞爾康的產線迅速開動起來。金義霖回憶,創業之初的生意相當好做,“產品單價高,生產商、渠道商和品牌商都有錢賺。”然而,隨着國內工廠的工藝和產品陷入同質化,這片“藍海”也在逐漸變紅。

爲了避免淪爲“低端代工廠”,金義霖調轉方向,提升美瞳的設計能力和工藝水平。他組建起了一支20多人的設計團隊,通過定製獨家花色、提供全套主題企劃案等方式,進一步加深與品牌方的合作。

2017年,金義霖正式創立蒂螺醫療,標誌着其供應鏈佈局日趨完善。

目前,蒂螺醫療共擁有4座生產基地,吉林瑞爾康是其中最大的一處,年產能高達2億片。其他三處分別是蘇州瑞爾康、西安科詩美和韓國VOCOL(福蔻),年產能之和也有1億片以上。

此外,蒂螺醫療還擬在上海建設2座新廠房。投產後,這兩座廠房的年產能預計將達到10億片。其官網公告稱:“預計擴產項目建成後,將實現銷售額的飛躍發展。”

成立以來,蒂螺醫療已獲得CPE源峯、君聯資本、博行資本等多家機構投資。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周瑔曾表示,美瞳產品既有明顯的准入門檻,又具備美妝功能和高復購率屬性,“其市場規模和商業化速度可以比擬爆款消費品。”

品牌方相爭,代工廠得利,類似的情節也在其他市場上演。

酸辣粉、螺螄粉等方便食品的風靡,讓方便食品代工廠阿寬食品聲名鵲起;元氣森林、農夫山泉等品牌加碼無糖飲料賽道,捧紅了赤蘚糖醇供應商三元生物奈雪的茶、一點點等新茶飲品牌的崛起,推動了佳禾食品、德馨食品、田野股份、鮮活飲品等企業衝刺上市;一批戶外運動品牌的爆發式增長,讓威邦運動這樣的細分供應商走到IPO前。

綜合來看,代工廠的勝利有其先決條件:第一,產業蓬勃發展,競爭充分,確保中游廠商能收到足夠的訂單;第二,加工工藝具備一定壁壘,代工廠在產業鏈中擁有相當的話語權。

當然,供應商身處的盛景背後,也有隱憂。

如蒂螺醫療,其所在美瞳行業的高增長是顯而易見的,但放眼全世界來看,其產能仍然遠遠趕不上晶碩光學、精華光學等中國臺灣廠商。

如威邦運動,從客戶結構來看高度依賴大客戶,這意味着若下游主要客戶的生產經營和訂單存在變數,或未能開拓更具實力的新客戶,公司經營將可能面臨不利影響。

再如鮮活飲品,新茶飲品牌打得火熱,它作爲原料供應商卻正面臨兩難:一邊忙着擴建生產基地、提升產能;另一邊數據卻顯示,其在2020年-2022年的產能利用率均未到80%。其在招股書中提到,如果未來鮮活飲品下游市場需求不及預期,或者公司對下游市場的開拓不足,公司將面臨產能無法完全消化的風險。

《天下網商》發現,在推進上市計劃的同時,不少供應商也在努力擺脫“生意門檻低”“缺少議價權”等標籤,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以蒂螺醫療爲例,其正準備在上海另建設兩座生產廠房以提高產能,取得了時下流行的隱形眼鏡材料“硅水凝膠”的兩項發明專利,具備了設計和生產模具的能力,並推出了自主品牌REALKOKO。對產能升級、上游材料、模具研發、自主品牌的重視,足夠證明它進一步發展壯大的決心。

金義霖曾表示,原料是整個彩瞳行業的基礎,而研發則是公司發展的內部驅動力。這家即將衝刺上市的代工廠之王,始終在棋盤上四處落子,謀求一場“贏家通喫”的勝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