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電氣設備8746下跌1.91%,表現強於大盤。本週(6月19日-6月21日,下同)發電及電網漲0.6%,新能源汽車跌0.17%,核電跌1.17%,光伏跌1.49%,電氣設備跌1.91%,發電設備跌2.08%,風電跌2.35%。漲幅前五爲博衆精工、新時達、中電電機、鳴志電器、麥格米特;跌幅前五爲光一科技、必康股份、通合科技、明星電纜、凱中精密。

行業層面:儲能:全國:國家能源局正式發佈新型儲能進入及退出商業運營辦法;廣東:注資20億,廣州儲能集團成立;廣東:儲能項目按不超過30%比例予以支持,最高不超1000萬;河南:2021年及以後新能源項目不配儲能不得上網,配儲1kWh以上的項目可獲最高140元/kWh補貼;重慶:支持民營企業投資建設分佈式儲能項目;阿根廷:阿根廷國家鋰電工廠將自今年8月起生產鋰電池。電動車: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延長至2027年底;特斯拉季末沖銷,庫存ModelS/X折扣來到8000美元外加3年免費充電,特斯拉4680產量超1000萬隻;理想汽車:周銷量達0.78萬輛,衝擊3萬以上更高月銷目標;寧德時代對玻利維亞鋰提取工廠的投資將提高到14億美元;深圳市人民政府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聚焦換電、儲能等;阿聯酋阿布扎比政府旗下投資機構向蔚來進行約11億美元的戰略投資;長江有色市場鈷27.6萬/噸,本週+1.1%;MB鈷(高級)16.63美元/磅,本週+3.3%;上海金屬網鎳17.44萬/噸,本週-1.1%;國產主流廠商碳酸鋰30.75萬/噸,本週-2.4%;SMM電池級DMC碳酸二甲酯0.59萬/噸,本週+5.4%;SMM氧化鈷15.95萬/噸,本週+2.2%;SMM氯化鈷4.80萬/噸,本週+2.7%;百川針狀焦0.89萬/噸,本週-2.6%;百川石油焦0.22萬/噸,本週-3.0%。新能源:能源局開展新型儲能試點通知;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國家發改委:抓緊推動新能源建設,促進風電、太陽能多發多用;國家發改委:支持新型儲能科技創新加快推動規模化應用;工信部:啓動光伏行業規範公告申報及有關公告企業自查工作;工信部:將開展多元化智能光伏試點示範;自然資源部:光伏用地嚴禁無計劃、超計劃批准用地;中國將向南非提供66GW太陽能基礎設施;1-5月累計光伏裝機61.21GW,5月新增12.9GW;硅料價格再次下跌5%左右,最低53元/kg;多晶硅初現去庫效果,預計本週多晶硅降幅減緩;2.02GW異質結訂單,華晟新能源再傳捷報;進軍銀漿領域,中信博與上海事升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據Solarzoom,本週單晶硅料68元/kg,環降12.82%;硅片182/210mm 2.82/4.44元/片,環降12.15%/環降3.90%;PERC182/210電池0.73/0.77元/W,環降9.88%/環降8.33%;單面PERC182/雙面TOPCon182組件1.41/1.48元/W,環降4.08%/環降1.33%;玻璃3.2mm/2.0mm 26.00/18.50元/平,環升5.71%/環升1.96%。本週陸上風電招標0.35GW,海上0.6GW;本週陸風開/中標0.1GW,海上暫無;2023年1-5月風電累計新增裝機16.4GW。電網:2023年1-5月電網累計投資1400億元,同比+10.8%。

公司層面:寧德時代:1)擬爲員工提供期限10年無息借款買房;2)吳凱辭去董事及副總經理職務。隆基綠能:1)擬新增不超過公司普通總股本8%爲基礎證券,在瑞交所上市發行全球存託憑證;2)擬增加23年與連城數控及其子公司的關聯交易,金額約20.04億。中偉股份:中偉香港鴻創與POSCOFuture M在韓國投資約61億元建11萬噸正極材料高鎳前驅體項目。恩捷股份:PAULXIAOMINGLEE及其一致行動人直接及間接控股由44.66%減少至40.76%。璞泰來:擬集中競價回購公司股份,總額2-3億元(含),用於員工持股計劃及/或股權激勵。華友鈷業:1)擬在匈牙利投資12.78億歐元建設高鎳三元正極項目,一期2.52億歐元、建設規模2.5萬噸/年;2)華飛基本建成年產12萬噸鎳金屬量和1.5萬噸鈷金屬量氫氧化鎳鈷溼法項目部分產線,近日投產;3)擬回購註銷約76萬股限制性股票。雙星新材:22年12月完成首條PET複合銅箔設備安裝,產品送樣下游客戶,近日獲得客戶的首張產品訂單。滄州明珠:擬投35億元建“年產12億平米溼法鋰電隔膜項目”。三花智控:擬發行GDR募資不超50億元並在瑞士證交所上市。福萊特:1)實控人阮洪良、姜瑾華分別累計減持福萊轉債190/248萬張,佔發行總量的4.76/6.19%。

投資策略:儲能:23Q1美國儲能裝機778MW/2145MWh,同減19/25%,23年4月底備案量達30GW,環增4%,美國大儲23年有望重回100%以上增長;國內儲能22年13-15Gwh,同增150%+,今年1-5月招標超25Gwh,4月底開始需求明顯好轉,今年預計近2倍增長;歐洲戶儲上半年需求淡季疊加去庫存出貨疲軟,預計4季度初將明顯恢復;非洲因缺電光儲需求尤其旺盛;全球儲能三年的CAGR爲60-80%,繼續看好儲能逆變器/PCS和儲能電池龍頭。電動車:國內購置稅延期至2027年,其中24-25年新能源車免徵購置稅,每輛車免稅額不超過3萬元,26-27年減半徵收,每輛免稅額不超過1.5萬元,力度超市場預期,有望持續拉動銷量增長;外部看,美國政策有望邊際改善、國內廠商在美佈局順利推進,寧德-福特項目進展順利、國軒美國建廠獲得重大進展等,中國廠商進入美國市場大勢所趨。我們預計23年全球電動車銷量仍可以維持30%增長,當前電動車仍爲基本面、估值、預期低點,龍頭地位穩固且25年估值僅10x,看好Q2-Q3盈利低點出現+需求逐步好轉後鋰電板塊醞釀反轉,首推盈利確定的電池環節、盈利趨勢穩健的結構件、電解液&負極、隔膜龍頭等。光伏:本週硅料價格跌至6.6萬/噸,周環比降幅8.3%。受價格快速下跌影響,停產檢修情況延續,且部分行業新進入者選擇延遲投產,硅料帶動產業鏈價格快速觸底,疊加近期中美關係修復,海外天然氣價格上漲,光伏板塊見底信號明確。Topcon投產持續加速,晶科速度和效率均領先,預計今年滲透率近30%,明年有望近70%,今年光伏供給瓶頸解決,儲備項目釋放,美國和中國市場確定高增,歐洲等保持穩健增長,預計23年全球光伏裝機370GW+,同增50%以上,繼續全面看好光伏板塊成長,看好組件、topcon新技術和逆變器龍頭。工控&機器人:Q1工控公司訂單均微增,4月同比下降後,5月訂單同比大幅增長,國產替代持續加速,工控拐點臨近,同時龍頭公司紛紛佈局機器人,方案正加速迭代,AI時代潛力巨大,看好機器人龍頭和工控龍頭。風電:陸風23年需求旺盛,海風23年恢復持續高增長,重點推薦零部件&海風龍頭。電網:投資整體穩健,關注特高壓、儲能、一帶一路、中特估等結構性方向。

重點推薦標的:寧德時代(動力&儲能電池全球龍頭、優質客戶、領先技術和成本優勢)、陽光電源(逆變器全球龍頭、儲能集成業務進入爆發期)、三花智控(熱管理全球龍頭、機器人總成空間大)、比亞迪(電動車銷量持續向好且結構升級、電池外供加速)、晶澳科技(一體化組件龍頭、2023年利潤彈性可期)、晶科能源(一體化組件龍頭、topcon明顯領先)、億緯鋰能(動力&儲能鋰電上量盈利向好、消費類電池穩健)、鈞達股份(Topcon電池龍頭、擴產上量)、愛旭股份(PERC電池龍頭、ABC電池組件上量在即)、曼恩斯特(磨頭龍頭持續高增、多品類擴張)、科達利(結構件全球龍頭、結構創新受益)、璞泰來(負極&隔膜塗覆全球龍頭、佈局複合銅箔等打造材料平臺)、天賜材料(電解液&六氟龍頭、新型鋰鹽領先)、匯川技術(通用自動化開始復甦龍頭Alpha明顯、動力總成國內外全面突破)、鳴志電器(步進電機全球龍頭、機器人空心杯電機潛力大)、德業股份(併網逆變高增、儲能逆變器和微逆成倍增長)、天合光能(210組件龍頭戰略佈局一體化、戶用系統和儲能爆發)、隆基綠能(單晶硅片和組件全球龍頭、新電池技術值期待)、禾邁股份(微逆龍頭出貨有望連續翻番、儲能產品開始導入)、錦浪科技(組串式逆變器龍頭、儲能逆變器成倍增長)、固德威(組串逆變器高增長,儲能電池和集成有望爆發)、恩捷股份(溼法隔膜全球龍頭、盈利能力強且穩定)、宏發股份(繼電器全球龍頭、高壓直流翻倍增長)、容百科技(高鎳正極龍頭、海外進展超預期)、星源材質(隔膜龍二、量利雙升)、華友鈷業(鎳鈷龍頭、前聚體龍頭)、昱能科技(微逆龍頭有望連續翻番、大舉佈局儲能)、科士達(UPS全球龍頭、戶儲ODM綁定大客戶起量彈性大)、派能科技(戶儲電池龍頭翻番以上增長、盈利能力超預期)、新宙邦(電解液&氟化工齊頭並進)、平高電氣(特高壓交直流龍頭、業績拐點)、通威股份(硅料和PERC電池龍頭、大局佈局組件)、福斯特(EVA和POE膠膜龍頭、感光幹膜上量)、德方納米(鐵鋰需求超預期、錳鐵鋰技術領先)、天順風能(海工裝備開始放量、陸塔/葉片穩定、風電運營穩步釋放)、泰勝風能(陸塔穩健增長、海塔開始放量)、天奈科技(碳納米管導電龍頭,進入上量階段)、中偉股份(前聚體龍頭、鎳冶煉佈局)、東方電纜(海纜壁壘高格局好,龍頭主業純粹)、大金重工(自有優質碼頭,雙海戰略穩步推進)、日月股份(鑄件龍頭盈利修復彈性大)、國電南瑞、TCL中環、金雷股份、當升科技、尚太科技、許繼電氣、思源電氣、福萊特、中信博、振華新材、三一重能、雷賽智能、美暢股份、上機數控、新強聯、貝特瑞、禾川科技、嘉元科技、諾德股份、大全能源、九號公司、金風科技。建議關注:盛弘股份、聚和材料、上能電氣、億晶光電、通合科技、華電重工、昇輝科技、帕瓦股份、科陸電子、東方日升、通靈股份、快可電子、宇邦新材、元琛科技、欣旺達、廈鎢新能、信捷電氣、岱勒新材、贛鋒鋰業、天齊鋰業、中科電氣、明陽智能、海力風電、泰勝風能等。

風險提示:投資增速下滑,政策不及市場預期,價格競爭超市場預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