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在日前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工信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相關負責人,針對國常會研究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分別介紹相關情況。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將延長至2027年年底,減免力度分年度逐步退坡。初步估算,實行延長政策,2024年至2027年減免車輛購置稅規模總額將達到5200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僅6月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就連續出臺了4項新能源汽車重磅政策文件。政策的密集出臺,不僅持續推進了新能源汽車發展,也進一步穩定了投資者的信心。

預計今年免稅額將超1150億

作爲汽車產業轉型的主要方向,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21日,財政部等三部門發佈關於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公告。據瞭解,這是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迎來的第四次延期。自2014年9月1日起,我國對購置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2017年、2020年、2022年先後三次將該政策延續至2023年12月31日。根據財政部披露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上述政策累計免稅規模已超過2000億元,預計2023年免稅額將超過1150億元。

此次減免政策決定將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延長至2027年年底,減免力度分年度逐步退坡,並對新能源乘用車減免車輛購置稅設定減免稅限額。初步估算,實行延長政策,2024—2027年減免車輛購置稅規模總額將達到5200億元。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給消費者帶來的獲得感更爲直接,對於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擴大消費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

國家發改委指出,將會同各有關方面做好《指導意見》貫徹落實,加強部門協同配合,強化對各地指導監督,確保各項措施儘快落地見效。

實際上,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僅6月以來,包括上述購置稅減免政策,國家有關部門連續出臺了4項新能源汽車重磅政策文件。6月8日,商務部發布《關於組織開展汽車促消費活動的通知》,提出開展“百城聯動”汽車節和“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活動;15日,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啓動2023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1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上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臺,有助於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以及穩定投資者信心。

供需發力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持

近年來,我國率先確立了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接續制定面向2020年和2035年產業發展規劃。隨着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和推進機制的建立,各部門齊心協力、主動作爲,先後推出70餘項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舉措,各地方結合自身實際出臺配套政策,行業企業加快創新步伐,共同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佈最新數據顯示,伴隨着促消費政策陸續出臺,疊加各類營銷活動等綜合因素影響,5月整體汽車市場較4月有所好轉。1—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0.5萬輛和2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5.1%和46.8%,市佔率達27.7%。

爲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優勢,6月初召開的國常會研究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提出要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品競爭力大幅提升,充換電網絡也在日益完善,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悄然發生變化。

不過同時也要看到,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日趨激烈,我國新能源汽車全面市場化發展還存在着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

對此,工信部指出,將會同相關部門從供需兩側入手,圍繞提升產品供給質量、加大重點領域推廣、強化支撐保障條件、打造世界一流品牌等方面,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