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財經連線|國際油價、金價周線均下挫,後市怎麼走?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施詩 上海報道

國際油價顯著下跌

端午假期期間,海外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上週(6月19日-6月23日),8月交貨的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期貨價格累跌3.04%,收於每桶69.50美元;8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累跌2.69%,收於每桶74.55美元。上週油價大跌的原因是什麼?還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嗎?我們來聽聽隆衆資訊原油分析師吳燕的解讀。

歐美央行加息預期影響油價

吳燕:近期油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歐美央行未來加息預期加劇了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國際油價盤中一度大跌,但美國石油鑽井數量持續下降,油價最終收窄跌幅。

下半年油市關注三個方面

吳燕:關於下半年國際原油市場,第一個方面是金融壓力對於油價的施壓作用,這主要源於油品需求週期與經濟週期的高度關聯。

美國方面,上半年通脹大幅回落,美聯儲放緩加息,但其在下半年仍有累計50個基點的較高加息預期。宏觀經濟方面,歐美製造業走弱和(經濟)放緩的預期都會對原油價格產生抑制。對於需求大國中國,一季度疫情防控措施優化之後,經濟處於快速修復狀態。二季度的增長動能有所放緩,後期居民消費的復甦情況仍需要時間來驗證。

總體而言,金融方面還是存在壓力,在共振復甦週期來臨之前確實也缺乏向上動力。

第二個方面是地緣因素對油價的支撐作用。由於全球原油供應高度壟斷集中的特性,我們主要還是看OPEC+,以沙特爲主的中東主要產油國,以及俄羅斯、美國方面的供應產出表現。其實,OPEC+方面今年也在持續支撐油市,包括沙特宣佈7月額外減產100萬桶/日,以及表示將繼續評估市場供需,並有可能延長額外減產。整體來看,這對於油市有託底作用。

俄羅斯方面,其實在歐盟多輪制裁之後,其對歐洲石油出口基本上已全部轉移至亞洲,但制裁對於其供應量的實際影響較小。其實在4、5月,包括6月,俄羅斯的供應量仍居於高位,也就是說在減產背景之下,俄羅斯的供應仍然非常充裕,這對油市產生利空影響。

美國方面,雖然不像OPEC+和俄羅斯一樣主動宣佈減產,但其實際產量增長仍處於停滯狀態,包括鑽井數量也持續下降至下半年。而一旦美國開始爲戰略石油儲備(SPR)回購原油,這也將進一步加強油價的底部支撐。

第三個方面是全球供需動態平衡狀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對於油品需求和價格形成了下行壓力。我們提到,OPEC+通過減產對沖需求疲弱,爲油價持續進行託底支撐,所以整體而言,國際原油市場處於(供需)動態平衡狀態。因此,我們看到下半年油價暫時維持70美元/桶至100美元/桶的寬幅震盪預期。

金價創四個月來最大單週跌幅 

上週,金價承壓回落。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8月黃金期價創下四個多月來的最大單週跌幅,累計下跌2.07%,收於每盎司1930.0美元。金價後市是否有望企穩?來聽聽國泰君安期貨研究所所長助理、有色及貴金屬首席研究員王蓉的分析。

金價回調受美聯儲政策路徑影響

《全球財經連線》:金價創歷史新高後,上週重新跌破每盎司1920美元關口,主要是由哪些原因導致?

王蓉:上週黃金回調,位置來到每盎司1919美元左右的低點,我們認爲這波回調主要由以下幾個原因驅動:

首先來自於美聯儲整體的加息路徑實際上出現了重新“陡峭”,甚至有轉鷹的風向。在最近一個多月時間裏我們明顯看到,銀行業風險其實在緩和,這當然也得益於聯儲非常快速的市場處理和非常充裕的流動性調節。

除此之外,我們也看到,美國非農就業以及核心通脹數據,給了聯儲對於經濟的整體判斷(依據),較大的着陸和衰退風險,目前來講可能都不太嚴重,所以它也有一定經濟層面的底氣增加加息的次數。

除了聯儲利率路徑的再調整、“鷹牌再起”之外,我們也觀察到美國6月初債務上限風波解決之後,對短期流動性也有一定的影響。因爲美國增加債券供給的同時,事實上利率本身有一定的壓力。

我們還傾向於認爲,歷史階段上來看,每一輪加息結束到降息真正開啓的過渡階段,黃金也會做一波調整,所以這一波(回調)在歷史慣性規律裏。

下半年黃金有機會觸底回升

《全球財經連線》:後市來看,金價是否有望反彈?

王蓉:後市來看,我們傾向於短期黃金還是有些壓力的,但是往後看,包括下半年,我們認爲黃金有機會觸底回升,整個重心還可以繼續向上。

因爲未來大方向上,可能還是聯儲維持高息環境,經濟本身應該還未完全定價,或者反映出高息環境對於實體需求的負面衝擊,所以未來總歸會看到一個經濟週期的切換。當全面衰退的信號到來的時候,黃金也會重新迎來一波上行的動能。

國際農產品價格重挫 

6月23日,國際農產品價格顯著回落。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小麥和大豆期價全線下跌。當天,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市場交投最活躍的12月合約跌5.28%;小麥9月合約跌0.83%;大豆11月合約跌2.2%。農產品價格受哪些因素拖累走弱?後市怎麼走?我們來連線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王玉斌。

五方面因素導致糧價下跌

王玉斌:6月23日國際糧價出現較大幅度下跌,引起各方廣泛關注。

實際上,我們回望去年三季度以來,大豆、小麥、玉米等糧食(價格)都出現波動中下跌的趨勢,所以現在出現的下降趨勢是去年三季度以來糧價下跌的延續。

(糧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五個方面。一是生產。受近幾年疫情、地區衝突等因素影響,各國普遍重視糧食生產,而現在又逐步進入糧食收穫季。

二是消費。由於近幾年飼料糧短缺,畜牧業專家在逐步研討可替代的技術措施,這對於畜牧業用糧、飼料用糧的需求實際上有所抑制。

三是疫情衝擊得到解除。早期疫情導致糧價大幅上漲,而隨着新冠大流行緊急狀態結束,糧價逐步迴歸理性。

四是地區衝突影響減弱。去年2月份以來,俄烏衝突導致局部糧價大漲,調運受限。隨着黑海運輸通道開放等因素影響,地區局勢對糧食貿易的影響逐漸減弱。

五是儲備。因爲疫情、地區衝突等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一部分糧商和一部分消費者實際上在這幾年有糧食存儲,這也是後續糧價下挫的一個疊加因素。

糧價或逐步趨於合理

王玉斌:綜合以上五點,未來糧價走勢的不確定性在進一步減弱。糧食生產、消費等趨於合理,未來糧食價格應逐步趨於合理。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節目嘉賓意見僅代表本人觀點。)

策劃:於曉娜    

監製:施詩

責任編輯:和佳

記者:郝佳琪 實習生王欣桐

製作:李羣

拍攝:實習生焦宇

新媒體統籌:丁青雲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製: 黃燕淑

海外運營內容統籌: 張然 

海外運營編輯:唐雙豔 吳婉婕

海外項目經理:莊歡

海外商務合作: 黃子豪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作者:郝佳琪 編輯:和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