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連潤

6月26日,在岸和離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雙雙跌破7.23元,創2022年11月末以來新低。

4月下旬以來,人民幣匯率下跌幅度不小。專家分析,此輪人民幣貶值既受到外力作用,也是內因使然,但仍是階段性現象。新一輪穩經濟政策舉措陸續出臺,將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能,鞏固基本面回升向好態勢,同時,美元走強較難持續,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有望逐步趨緩,將繼續保持雙向波動常態。

短期波動加大

6月26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接連跌破7.22元、7.23元、7.24元,創2022年11月末以來新低。截至16∶30,離岸人民幣匯率報7.2323元,較前收盤價跌156基點。

在岸人民幣匯率盤中跌破7.23元,收盤報7.2219元,較前收盤價跌281基點。

“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美元買盤增加,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短期壓力猶存。”談及當日人民幣匯率行情,一名外匯交易員如是說。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下跌約4%,離岸人民幣匯率累計下跌約4.5%。

多重因素綜合影響

市場專家表示,近期外匯市場運行受到國內外多種因素綜合影響。

海外方面,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給人民幣匯率造成擾動。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告表示,美聯儲雖於6月暫停加息,但預計其仍可能於年內加息1至2次。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分析,近期美聯儲官員表態偏“鷹”,7月再度加息預期升溫,推動美元指數走強,對人民幣匯率短期走勢影響明顯。“中美貨幣政策分化,使得中美利差高企,對人民幣匯率造成的短期壓力難以迴避。”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說。

國內方面,二季度以來,經濟修復放緩,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民幣匯率走勢。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爲,二季度以來,基本面對人民幣匯率的支撐力度降低,利率調降增加了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

此外,龐溟指出,企業出口結匯意願下降、海外套息交易敞口維持高位、境外上市中國公司集中購匯分紅等因素,也給人民幣匯率帶來了一些壓力。但他強調,這種壓力是“短期的、階段性的、季節性的”。

外匯市場將繼續保持穩健運行

天風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宋雪濤預計,隨着國內經濟、政策預期和美聯儲加息預期的變化,人民幣匯率下半年將回到寬幅震盪格局。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爲,三季度,美元指數或隨美國經濟逐步承壓及美聯儲緊縮預期降溫走弱。

龐溟說,隨着穩經濟政策加大力度,中國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將進一步鞏固,人民幣匯率的基本面支撐有望逐步增強,外匯市場將繼續保持穩健運行。

此外,連平認爲,國際收支順差將繼續發揮穩定人民幣匯率的積極作用,人民幣國際化也將增加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此前表示,未來,隨着宏觀政策靠前協同發力,我國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對我國外匯市場的支撐作用將進一步增強。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緊縮週期接近尾聲,美元走強較難持續,有關外溢影響將逐步減弱。同時,我國外匯市場呈現出韌性增強的新特徵,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明顯提升,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有望繼續保持平穩有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