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中材國際(600970.SH)市場開拓獲喜報。

6月25日晚間,中材國際公告,公司旗下子公司簽訂合計20.46億元的印度水泥工程項目總承包合同。

近年來,中材國際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持續加碼研發投入,與此同時還持續併購整合業內優質資產,夯實自身核心競爭力,攬單能力保持強勁,盈利能力穩健,業績穩步增長。

拓展海外市場境外收入佔比42.85%

近日,中材國際全資子公司天津水泥院及控股子公司印度LNVT與Ambuja Cements Limited簽訂了印度阿達尼集團Ambuja水泥公司Bhatapara年產400萬噸熟料生產線、Sankrail年產200萬噸水泥粉磨站和Farakka年產200萬噸水泥粉磨站工程項目總承包合同。

據悉,熟料生產線項目位於印度恰蒂斯加爾邦,水泥粉磨站項目位於印度西孟加拉邦。其中,天津水泥院執行的離岸設備供貨合同金額爲3.86億元,LNVT執行的工程設計、在岸設備供貨、土建施工及安裝合同金額爲189.29億印度盧比(摺合約16.6億元)。合同簽署即生效。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公告發現,中材國際近期的海外項目大單不斷。4月13日,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州中材與WIH控股在埃塞俄比亞簽署了《埃塞梅爾卡傑布杜工業園合作協議》,項目合同金額暫定6億美元;5月19日,公司與沙特阿拉伯南方省水泥公司簽訂了《南方省水泥公司吉贊廠三號線工程總承包合同》,合同金額爲3.3億美元。

作爲大型央企中國建材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中材國際是全球最大的水泥技術裝備工程系統集成服務商,水泥技術裝備與工程主業市佔率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近年來,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不斷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目前境外業務主要在非洲、中東、東南亞、中亞等地區開展。

過去一年,中材國際來自境外新籤合同金額約242.3億元,同比增長約2%;境內新籤合同約爲272.84億元,同比下降約1%。反映在收入上,境外市場表現亮眼,2022年公司的境外和境內市場收入分別爲166.36億元、219.3億元,同比變動23.14%、-3.53%,佔比分別爲42.85%、56.49%。

創新驅動研發費連增五年

打開國際市場,與中材國際持續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有關。

中材國際成立於2001年,2005年上市,以工程主業爲核心、智能裝備製造和運維服務雙輪驅動發展。公司自2021年以來相繼完成對中材礦山、南京凱盛、北京凱盛、安睿智達、智慧工業、博宇機電、合肥院的併購,有效解決了同業競爭問題,加強裝備業務佈局。

與此同時,中材國際的資產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23年3月末,公司的資產總額爲501.09億元,相較於2020年末的412.43億元,增加了88.66億元;而相較於上市前2004年末的24.29億元,增加了476.8億元,增幅近20倍。

業績也穩步提升。2016年至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由190.1億元不間斷增長至388.2億元;對應的淨利潤由5.11億元增長至21.94億元,期間僅2020年淨利潤同比小幅下降4.44%。

2023年一季度,中材國際業績繼續向好。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爲100.1億元,同比增長0.63%;實現淨利潤6.17億元、扣非淨利潤5.82億元,同比增長5.52%、26.76%。

值得一提的是,不斷擴張的中材國際財務狀況良好。公司資產負債率由2021年末的67.21%下降至2022年末的64.66%,今年3月底進一步優化至62.11%;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貨幣資金爲75.26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4.66億元,長短期債務合計52.9億元。

此外,中材國際還堅持以數字智能賦能業務,加大研發投入。2017年至2022年,公司研發費用五年連增,分別爲4.96億元、5.64億元、6.1億元、8.75億元、11.83億元、13.63億元;截至2022年末,公司擁有有效專利1865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