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企業高管,中石油原副總經理徐文榮被查。

6月25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佈消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原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徐文榮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石油)是國有重要骨幹企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四,員工總數超100萬,去年營收達3.2萬億元。

作爲能源巨頭中石油曾經的高管,今年62歲的徐文榮科班出身,畢業於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後長期在中石油下屬機構或公司工作,曾任中石油總經理助理;也曾跨公司鍛鍊,任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其間兼任總公司副總經理、工會主席、黨校校長、管理幹部學院院長等職。

2016年,徐文榮回到中石油,任中石油副總經理,副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直至2020年10月卸任。2020年12月開始,徐文榮先後被聘爲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外部董事。今年2月和5月,分別被免去以及辭去前述外部董事職務。

巡視受理結束後被查

徐文榮落馬時機頗爲引人關注。今年4月,二十屆中央第一輪巡視的巡視組完成巡視進駐工作,其中對30家中管企業開展常規巡視,常規巡視工作時間2個半月左右。

常規巡視對象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國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長江三峽集團、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等多家能源領域企業。

巡視中石油的是中央第十巡視組。值得注意的是,在巡視動員會上,近3年退出集團公司領導班子的老領導,總經理助理、管理層成員,總部各部門、紀檢監察組等主要領導列席會議。

巡視組主要受理反映中石油黨組領導班子及其成員、下一級黨組織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和重要崗位領導幹部問題的來信來電來訪,受理信訪截止時間爲今年6月20日。

官方報道提到,重點是關於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羣衆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等方面的舉報和反映。受理信訪結束僅5天后,徐文榮應聲官宣被查。

而10天前,徐文榮還一切如常。6月15日至16日,中國石油文聯六屆二次理事會暨2023年工作會議召開,徐文榮以中國石油文聯主席身份出席並講話。

再之前,6月初,鐵人文學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第四次會長會議舉行,會上公佈了新任領導人員名單,徐文榮爲基金會會長。

值得一提的是,不再任中石油副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後,徐文榮仍然活躍在石油領域,先後任中國石油文聯主席、鐵人文學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會長。

徐文榮被查當天,中石油召開黨組會,第一時間傳達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集團公司原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徐文榮,進行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決定。

會議提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徐文榮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開展審查調查,釋放了黨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強烈信號。

央企反腐風暴持續

徐文榮被查,是央企反腐風暴的縮影。以中石油爲例,今年以來,中石油諮詢中心副主任古學進被查,中石油煉油化工和新材料分公司高級副總經理陳俊豪主動投案。

去年以來,中石油公司內,長慶油田分公司副總經理高佔武、綜合管理部原副主任範寧、紀檢監察組原副組長李大勇等人被查。其中,範寧尤其值得關注。

範寧去年4月退休,退休三個月後被查,他曾在中石油辦公廳工作多年。徐文榮任中石油副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時,範寧任辦公廳副主任,二人上下級共事時間近四年。

今年1月,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召開,將國有企業列爲反腐敗重點領域強化部署,強調堅決清理風險隱患大的行業性、系統性、地域性腐敗。

今年3月至6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多次集中公佈被查央企幹部的名單,截至目前,已有30餘名央企幹部官宣被查,其中包括多位央企董事長。

比如,中林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權禮,中煤集團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楊伯達,國家能源集團科環集團國能朗新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徐志清等。

從領域看,30餘名被查央企幹部中,來自能源領域人數最多,共10餘名,成爲近期央企反腐重中之重。此外,也有部分來自兵器、材料領域,少數涉及物流、航空等領域。

被查央企幹部信息集中發佈,說明了什麼?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文章提到,釋放出持續深化整治國有企業領域腐敗,加大查辦案件工作力度,嚴字當頭、一嚴到底的強烈信號。

文章提到,一些中央企業之所以暴露出不少責任、作風、腐敗問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這些企業嚴的基調還沒有真正形成。集中通報就是要強化政治自覺,樹立鮮明反腐敗導向。

梳理以往資料發現,近年來,能源領域央企多人被查,被查人員多與石油、石化,以及電力、煤炭企業相關,負有監管責任的國家能源局也有多人被查。

比如,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寶華,國家能源局西北監管局原黨組書記、局長王天才,國家能源局華中監管局原黨組書記、局長薛滸等人。

反腐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彭新林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能源領域屬於資源、資產、資金密集型領域,投資體量大,項目衆多,直接關係國計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而審批權限過於集中、權力運行監督制約不夠,更容易發生權力尋租、靠企喫企、關聯交易、內外勾結、利益輸送等腐敗現象。

彭新林表示,從近年來查處的能源領域腐敗案件看,該領域違紀違法問題十分突出,且涉及人數多,涉案金額巨大,確實存在不容忽視的沉痾積弊,故能源領域理應成爲新形勢下國企反腐的重中之重。

持續加大能源領域反腐力度,彭新林認爲,這屬於是抓住了國企領域反腐的“牛鼻子”,彰顯了中央堅決懲治國企腐敗的態度,“以刮骨療毒、猛藥去痾的決心剷除國企領域腐敗毒瘤”。

彭新林進一步說,能源領域反腐,要堅持標本兼治、系統施治的理念,一體推進“三不腐”,在持續加大查辦案件力度的同時,也要做實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深挖細查背後的問題,系統推進能源領域建章立制工作、紮緊制度的籠子,推動建立現代企業治理體系。

作者:佟西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