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跌破去年10月最低點(前復權),累計跌幅超過62%。醬油龍頭海天味業的股價,已經跌至兩年多以來的最低谷。

股價下跌的同時,海天味業的業績也在下滑。去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該公司淨利潤同比分別下降7%、6%以上,遭遇到了業績和估值的“雙殺”。

作爲調味品絕對龍頭,海天味業曾經坐擁近百倍市盈率,一度被機構認爲可以實現“永續增長”,應當享有高估值,但隨着業績下滑、股價下挫,海天味業市盈率雖跌回40倍左右,依然處於較高水平。

業績倒退、股價重挫

6月28日早盤,海天味業盤中最低價一度跌至47.4元。按前復權價計算,這一價位已跌破去年10月31日的低點。截至發稿,其股價在47.8元左右,總市值徘徊在2660億元附近。

2021年以來,海天味業就開始持續下跌。股價走低的背後,是業績增長乏力。

數據顯示,2022年,海天味業營業收入256.10億元,同比增長2.42%;淨利潤61.98億元,同比下降7.09%;整體淨利率24.22%,同比下降2.46個百分點。

而毛利率和現金流更不理想,去年全年,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38.3醫院,同比大跌近40%;主營業務毛利率37.11%,同比減少2.67個百分點。

對於毛利率下降,海天味業稱,農產品是公司生產產品的主要原材料,其價格主要受市場供求等因素的影響。如果原材料價格上漲較大,將有可能對公司產品毛利率水平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今年一季度,海天味業營收、利潤繼續下滑,其中實現收入69.8億元,同比下降3.17%;淨利潤爲17.2億元,同比降低6.2%。

西南證券分析師朱會振認爲,2022年毛利率承壓,主要受制於大豆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受疫情影響,去年其短期業績有所承壓。產品方面,海天味業在維持醬油、蠔油及醬類三大核心業務基礎上,持續發力食醋、料酒等新品類,藉助調味品平臺及渠道優勢提升市佔率。

近40倍市盈率,還能買麼?

當高估值遭遇到業績增速放緩,會發生什麼?

這從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的經歷上,可能會得到一定啓示。1988年到1998年巴菲特在可口可樂獲得近10倍投資收益,1998年可口可樂市盈率接近50倍;從1998年到2018年整整20年,可口可樂的股價經歷了大跌後大幅反彈,但股價並未有明顯變動,雖然每股收益增長超過2倍,但市盈率滑落到15倍以下,巴菲特等投資者在這20年除了收穫股息以外,在股價增值上一無所獲,也一度受到市場質疑。

這也對國內食品飲料行業的投資者產生了一種警示,過去“買入並持有”的經驗,能否繼續延續下去?

一位青睞消費投資的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海天味業股價雖然大幅下滑,但目前依然有40倍的市盈率,如果每股收益能夠維持15%以上的增長還好;一旦未來兩三年這種增速不能維持,可能估值還會進一步下探,“雙殺”過程也不會就此結束。目前部分白酒龍頭即便給出未來幾年每股收益增速15%的預期,估值仍然在20倍到30倍左右的情況,可以作爲投資者衡量不同細分領域的性價比的參考。總的來說,雖然經歷過大幅調整,消費股低估值的板塊依然不多,對海天味業來說,股價在未來幾年能否回到2021年高點,也要看管理層能否真正適應新時代的變化。

海天味業在2022年年報中稱,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及經濟週期波及,調味品行業也受到一定衝擊。作爲民生產業,調味品行業仍保持了較爲穩健的發展態勢。調味品行業是充分競爭的行業,近年來,不少品牌紛紛進入調味品發展賽道。整體上,行業競爭在強調規範的基礎上,已逐步轉向品牌、技術、營銷、人力、數字化等企業綜合實力和創新能力的競爭。

根據海天味業預定計劃,今年的營業收入目標爲281.7億元,淨利目標爲68.2億元(按最新市值2670億元計算,市盈率39倍)。

浙商證券分析師楊驥分析,海天味業在積極調整經銷商結構,主動優化低效小經銷商,聚焦於渠道網絡效率提升,幫助渠道重新梳理利潤,將爲公司長期市長率持續提升打下良好基礎。2023年,該公司將持續推進零添加產品推廣,零添加產品全年有望爲公司帶來新增長點,因此長期看好海天偉業成爲平臺型公司,在鞏固傳統三大品類的基礎上,創新發展醋、料酒、複合調味料等新品類,產能持續擴張,疊加渠道效率的不斷提升,長期市佔率有望加速提升。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