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中國女籃加時戰勝韓國,小組第一晉級亞洲盃四強。

昨天晚上,中國U19國青男籃負於美國,無緣世界盃八強。

沒有想到,兩場普通的比賽,竟意外引來了中國球迷的如潮批評。

中國球迷的連續喪失理性,說明中國球迷纔是中國體育唯成績論的幕後幫兇。

一,對於比賽過程和結果的缺乏起碼淡定,說明中國球迷中的大多數並不懂球。

網絡體育直播平臺的出現,是中國球迷的幸運,但是更多選擇的背後,我們一方面看到了更多比賽,另一方面也從網絡直播更好的互動,看到了中國球迷的不懂。

昨天的兩場比賽,其實完全發生在不同的語境之下。

中國女籃只要不輸20分,就是小組第一,再加上去年的63分狂勝,註定了中國女籃的不可能全力以赴,再加上世界盃亞軍陣容的多人傷病減員,使中國女籃不可能再次複製過去。

中國U19國青面對世界排名前四的四連敗,竟然引來從主教練水平和球員年齡的全部罵聲,讓我們看到的則是中國球迷完全就是爲了發泄而發泄,雖然他們也確實是真的不懂球。

看球和罵人的全部低門檻,使所有能邊看邊罵的中國人,都自詡爲球迷。

二,中國體育確實承載了太多他們本不該承載的東西。

前天我發了一個視頻,我的觀點是對於此次亞洲盃,中國女籃其實沒有太大必要召回WNBA球員。

沒有想到,捅了花喇子模馬蜂窩的視頻意然招來了滿滿的惡意,我可以肯定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沒有把這不到三分鐘的視頻看完,完全就是看完局部,甚至就是僅僅看完題目之後,就開始口不擇言。

而在視頻的後半部分,我的結論是,姚明作爲籃協主席,對於自己的傷心往事肯定刻骨銘心,他現在的過於求穩,說明了他承受的巨大壓力。

改革開放之後,出於提振民族士氣的需要,體育被提升到了太陽的高度。

哪怕在去奧運化的今天,太多的中國人也依舊不能自拔地身陷其中。

但是疫情的三年,使我們終於明白,在生存面前,體育其實什麼都不是,充其量,它不過是生活的調劑而已。

現在中國球迷的所謂網絡暴力,其實與519在球場外打砸的球迷流氓們沒有太大的區別,只不過現在網絡的法外之地,使這些現實中的懦夫們,可以不負責任地爲所欲爲。

三,爲什麼說中國球迷成爲唯中國體育唯成績論的幕後幫兇。

從對於海外兵團的仇視,到現在對於足籃球歸化運動的排斥,其實說到底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國人把體育的意義看得過於沉重。

隨着李凱爾落戶上海,男籃主帥喬爾傑維奇飛赴上海與會面,中國男籃的歸化,終於正式浮出水面。

從中國男籃的歸化,我們看到了振興三大球的雄心,也看到了姚明壓力山大的原因。

男籃U19世界盃,中國國青主教練韓登的現場指揮確實充滿瑕疵,但是中國球迷的批評,說明他們根本就不懂什麼叫青訓教練。

女籃亞洲盃,我之所以認爲中國女籃沒有必要召回WNBA球員,一方面是因爲賽制的寬鬆,哪怕中國女籃即使不派出全主力,依舊可以全身而退,另一方面,就是因爲從女籃替補球員在場上的慌亂,說明鄭薇指導對於主力球員的過度使用,確實是在犧牲未來。

東京奧運會前中國女足大名單的詭異換人、三場小組賽的丟掉17球大敗和東京奧運會後的杭州全運會女足聯合隊奪冠後的各地體育局的見者有份,一方面使賈秀會遭遇三振出局,另一方面使我們看到了中國體育管理的唯成績論醜陋。

而現在中國女籃和中國國青男籃受到批評,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體育唯成績論產生的原因局部。

我們所謂的民心中關於體育的那杆稱,從一開始就是偏的。

種種內卷,使不堪重負的球迷把體育看作人生之不如意的錯誤託付甚至理想延伸。

而球隊的表現稍不如意,他們的習慣性謾罵,說白了不過是把體育當成了別人的孩子,可以在網上薅過來隨便掌摑。

體育徹底淪爲褲衩兒,什麼屁都得接着。

從現在男籃第一人周琦被東北女名記比喻爲三姓家奴的道德綁架,就知道中國體育從業者的活得疲憊。

而從中國球迷對於周琦波蘭人事件的依舊念念不忘,說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其中推波助瀾的一份子。

我們都在不經意間淪爲官的幫忙和商的幫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