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方面表示,“由於我們對高校生活服務場景支付費率個別調整事項傳導不暢,造成大家的誤解及困擾,在此向廣大學校及師生致歉。”

因費率變動騰訊與高校陷紛爭線上支付費率調整早有發生。

6月29日,因微信支付費率變動,包括西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周口師範學院、鄭州輕工業大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等在內的高校先後公告自7月1日起開始暫停使用微信支付,因微信支付將收取0.6%的手續費。

西北大學發佈公告稱,“因騰訊公司微信支付將於7月1日起對校園場景用戶進行精細化管理,除收學費外,其他收費均會受到限制並收取0.6%的手續費。爲維護師生利益,從6月30日起對校內一卡通用戶暫停提供微信掃碼支付服務,一卡通校園卡、交通銀行App、雲閃付、支付寶等渠道正常使用,望各位師生周知。”截至發稿,西北大學公告已將該公告撤銷。

對於此事,29日下午,騰訊集團公關總監張軍在其朋友圈發佈了一則致歉信,稱:“由於我們對高校生活服務場景支付費率個別調整事項傳導不暢,造成大家的誤解及困擾,在此向廣大學校及師生致歉。請大家放心,在校園非盈利場景,我們會持續保持零費率優惠政策。”

張軍表示,騰訊緊急對整個事件進行了覆盤,自2015年以來,微信支付持續在校園等非盈利場景採取零費率優惠政策。隨着校園場景及商戶數量的持續上升,騰訊發現部分電商、酒旅等盈利場景擠佔零費率的教育補貼資源,導致成本不斷增加。此次調整是爲了對這一少部分盈利性場景予以釐清,實施以低於市場平均水平的優惠費率政策,而所有校園非盈利場景繼續保持零費率優惠政策。

他認爲,此次事件本意是對費率實施更加精細化的優惠措施,但溝通中存在誤解,對此微信支付表示深表歉意,即刻修正。後續將繼續優化與高校的溝通流程,加強合作,助力校園數字化的持續發展。

騰訊集團2023年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該季度公司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487億元,同比增長14%。商業支付活動增速顯著改善。受益於人們外出活動的增多,線下商業支付活動反彈幅度顯著高於線上商業支付。

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微信支付針對校園內盈利性場景的優惠費率多數爲0.2%-0.38%。另據行業人士對記者透露,目前支付寶在校園場景的費率仍爲0,截至發稿,支付寶方面暫未回應。

微信支付在此前發佈的致歉信中表示,成本的不斷高漲導致微信支付承擔的銀行通道成本超過10億元。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此次微信支付與高校之間的“紛爭”根本原因在於騰訊集團啓動了緊鑼密鼓的降本增效。

具體到支付業務,一位接近金融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因爲微信支付、支付寶都屬於第三方支付,需要與銀聯、網聯對接,有清算機構和銀行的交易處理通道成本。一般而言費率都很低,但由於微信支付的量非常大,所以導致整體的渠道費很高。

支付寶也是類似情況,具體額度要看行業,比如某些行業的商戶費率較高,但這部分成本可能最終算在消費者身上。校園場景內,微信支付此前持續給商戶減免,但由於被部分商戶挖到漏洞,薅了羊毛,導致微信自己承擔很多成本。

通道成本的不斷增加導致互聯網企業此前紛紛宣佈收取渠道費。

從2016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開啓零錢提現收費計劃,每人終身只能享受累計1000元的免費提現額度,超過部分需要按照0.1%的費率收取。2016年9月,支付寶對外發布公告表示,因綜合經營成本上升,自2016年10月12日起,支付寶將對個人用戶超出免費額度的提現收取0.1%的服務費。

彼時微信解釋稱:對提現交易收費並不是微信支付追求的營收之舉,而是用於支付銀行手續費。微信支付的每一筆轉賬和提現交易,事實上不論金額大小銀行都要向微信支付收取交易手續費。

此前騰訊財報電話會上,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集團會降本增效,爭取長期可持續增長。2023年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騰訊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同比下降13%至70億元,一般及行政開支同比下降8%至246億元,該支出的下降是因僱員成本下降,相比上個季度,騰訊員工又減少了2000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