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著名演員李媛媛因宮頸癌在北京病逝,年僅41歲。

她本來是可以繼續活下去的,只因爲確診的同時發現自己已經懷孕。

於是她放棄了化療,拼死爲丈夫生下了這個孩子。

如今20多年過去,她深愛的丈夫和兒子,怎麼樣了?

李媛媛出生在山東省濟南一個藝術家庭。

父親是文工團的導演,母親是歌舞團的演員。

耳濡目染李媛媛很小就喜歡模仿京劇、樣板戲。

她的童年還有一次非常特別的經歷,西哈努克訪問濟南時,李媛媛被選爲花童向親王獻花。


也因爲這次經歷,老師和父母更加有意培養這個漂亮伶俐的女孩。

1977年,李媛媛不負衆望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尤其演舞臺劇演的好。


在她沒有畢業的時候,學校已經決定要留下這個學生任教。

後來留在上戲當老師時,更是常常被上海人藝、上海青年話劇院借過去演話劇。

黃蜀芹曾經看過李媛媛主演的多部莎士比亞和契訶夫的舞臺劇,評價說,她戲非常好。

等到後來籌拍《圍城》時,黃蜀芹第一個想到的也是讓李媛媛來演蘇文紈。

“這個角色要有高貴的一面,又要有俗不可耐的一面,在當時的演員裏,只有悟性極高、氣質又非常嫵媚的李媛媛可以完成。”


李媛媛也聽說了《圍城》要搬上舞臺的事,她主動找到了黃蜀芹,開口就是:我真想演方鴻漸!

兩人哈哈大笑,李媛媛又說,導演,我想演孫柔嘉。

合適是合適,但你演孫柔嘉我又該上哪兒去找蘇文紈?

《圍城》的選角真的太難了。

最終黃導還是決定李媛媛出演蘇文紈,唐曉芙和孫柔嘉,由當時剛剛開始演員生涯的史蘭芽和呂麗萍扮演。

方鴻漸則由剛剛拍完《末代皇帝》的陳道明飾演。


今天再看,蘇文紈還真的非李媛媛不可。

既高冷又嫵媚,茶得不漏痕跡,把方鴻漸拿捏的死死的。


在某瓣上,《圍城》有9.2分,超過5分都是打給李媛媛的。

李媛媛還演過一部《上海的早晨》,獲得了1990年第八屆大衆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

看劇照這張臉,真的就是中國美人。


也因此在那個年代,有很多人追求李媛媛。

焦晃近水樓臺先得月。

他比李媛媛大27歲,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

在《雍正王朝》中演過康熙,業內的說法,唐朝看唐國強,清朝就看焦晃。


前年,焦晃還獲得了“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戲劇家”的稱號。

和李媛媛相識,是因爲兩人經常合作《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慢慢產生了感情。


但是在這之前,焦晃已經結了兩次婚,他是被甩的那個。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海誓山盟抵不過柴米油鹽,焦晃無法養家餬口。

或許是兩次婚姻都失敗的問題,李媛媛的父母堅決反對這段感情。

也有說法是,焦晃和李媛媛戀愛時,他還沒和第二任妻子離婚,只是常年分居。

李媛媛得知真相後非常傷心,斷絕了這段關係。

後來李媛媛認識了編劇柳國慶,而焦晃遇到了第三任妻子。

這一次他倒沒有被甩,但生活依然清貧。

因爲焦晃從來不接廣告,一生都獻給純粹藝術了。


接着說回李媛媛,認識柳國慶時,男方還沒有什麼名氣,更沒什麼錢。

李父也不太願意這門親事,擔心生活不幸福。

但李媛媛覺得演員配編劇挺合適,交往不到一個月,就登記結婚了。

這裏就體現出老一輩人的擔憂了。

結婚後,兩人住的房子是李媛媛單位分的,10多平米,衛生間都是公用的,做飯要到樓道里。

不過常常李媛媛會從劇組或者食堂帶飯回來,免去了油煙。


等李媛媛出去拍戲,柳國慶就在家裏寫劇本,有客人來找李媛媛,柳國慶就出門騰地方。

在這種生活模式下,自卑是肯定的,自卑又會滋生不信任。

父親此時又患上了癌症,李媛媛左右照顧累得不行。

1991年,父親因癌症去世。

一年後,李媛媛和柳國慶辦了離婚手續。

有句話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但其實結束一段不合適的婚姻更是。

李媛媛真正的人生也從這次離婚後纔開始。

她被調入中央實驗話劇院,出演了《紅蜻蜓》、《雲南故事》、《天涯歌女》,成了全國最紅的女星之一。

1998年,又憑藉《香港的故事》,獲得第16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


也是這一年,在一次活動中認識了商人楊誠。

楊誠剛剛離婚,李媛媛也是,相同經歷的人最能互相理解也最能互相溫暖。

結婚之後,李媛媛有了身孕,但總會時不時出血。

去醫院檢查,發現是宮頸癌,已經晚期。

醫生建議,打掉孩子,通過化療可以多活幾天。

楊誠勸說李媛媛放棄孩子,陳道明也專門去醫院看望李媛媛。

但是李媛媛不願意,她一定要爲丈夫生下這個孩子。

最終孩子如願出生,沒有什麼疾病,但是李媛媛的身體經此勞累已經形同枯槁。

強撐到孩子2歲,終於是油盡燈枯。


2002年,在最後一次進入手術室前,丈夫楊誠說:“老婆,最後喂孩子一次吧”。

李媛媛留在了手術室,生命定格在41歲。


但夫妻的關係和情義,從灰暗的病房延續到了20年後。

楊誠沒有再娶,獨自撫養兒子長大。

他說,永遠不後悔這個決定。

這期間,也有人勸他再娶個妻子,至少給孩子找個後媽。

但是楊誠都拒絕了,他心裏容不下別人。

至於孩子,他感覺只要看到妻子的照片,孩子就有媽媽陪伴。

如今二十年過去,楊誠和李媛媛的兒子已經22歲了。

雖然很少曝光,但是李媛媛的墓地總有鮮花。

想來這就是楊誠帶孩子去打理的。

時間,見證了他們的愛情,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寫到這裏,忍不住想起紀錄片《人間世》中,癌症患者張麗君的故事。

26歲的她,懷孕5個月被查出胰腺癌晚期。

想要保命,就要引產化療。

想要生育,就意味着放棄自己。


保大還是保小,在得知孩子不會感染癌症後,張麗君也選擇讓孩子活。

寶寶活了下來了,但幾個月後張麗君去世了。

不同的是,張麗君的故事引發了無數爭議。


打碼部分是謠言,但20年後,同樣的選擇,有了截然相反的解讀。

觀念爲何而變說不清楚。

拼死生下一個沒有母親的孩子,是負責還是一廂情願?

孩子要是知道這些,是否願意在殘缺的家庭裏走着這一遭?

同樣的,每個人都有生育的權利,爲何患癌的人就不行?

誰又是在一切齊備的條件下才十全十美地去生育?

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外人說她們自私,外人的質疑何嘗不是一種刻薄。

只能說,這個世間從來都是在不同灰度下,糾結着做選擇的普通人。

而對已經沒有選擇的絕症母親來說,或許做什麼都算美好。

那是一種中國好(女)人式的善良和忍耐裏的人性的美。

不能說偉大,也有遺憾,但沒有後悔,不會辜負。

-完-

圖片及資料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