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博時基金”)發佈旗下產品博時研究回報混合面臨清盤的提示性公告,若無法扭轉清盤局面,該產品或將成爲博時基金今年來清盤的第6只產品。

博時基金今年清盤的5只產品均爲混合型產品,有產品存活時間不到4個月,成爲名副其實的“短命基”。基金業績表現不佳,難以吸引投資者,最終導致產品黯然離場。

梳理發現,博時基金還有172只產品低於5000萬清盤線,佔所有產品(577只)的29%。

作爲中國內地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規模曾排在行業首位。不過,近幾年博時基金公募總規模滑出行業前五名。在競爭日趨激烈下,老牌基金公司博時基金有什麼底牌?88名基金經理中,又有誰值得託付?

6月27日,博時基金髮布了旗下產品博時研究回報混合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表示截至2023年7月24日,若基金出現連續50個工作日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將根據基金合同約定進入清算程序,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進行表決。

博時研究回報混合成立於2022年3月15日,分爲A、C類份額。成立之初,A類份額規模爲1.1億元,C類份額規模2.5億元;到了2022年6月30日,A類份額降至4000萬元,C類份額降至1200萬元,已臨近清盤線。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時,博時研究回報混合規模增長並不明顯,A類份額爲4500萬元、C類份額爲1300萬元,尚在5000萬元清盤紅線之上。因此,基金季報中並沒有提及基金資產淨值的預警。

實際上,根據產品合同條款規定,如果規模連續50日低於5000萬要進入清算。博時基金表示,目前博時研究回報混合已連續30日低於5000萬,此次應合同規定披露提示性公告。

對於博時研究回報混合的後續安排,博時基金表示將繼續觀察。

從過往業績來看,博時研究回報混合2022年度以及2023年一季度收益率回報均超過同期業績。比如,2022年度該產品A類份額收益率爲1.27%、C類份額收益率爲0.8%,均超過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2.26%;

2023年一季度,該產品A類份額收益率爲4.55%,C類份額收益率爲4.39%,均超過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3.1%。

從投資策略來看,2023年一季度,博時研究回報混合重點關注三條主線,一是經濟復甦背景下,受投資不足而供給受限的上游資源品,包括銅、油等大宗商品;二是低估值的國央企;三是AI的產業趨勢。

不過,截至2023年6月28日,該產品近3月、近1月表現一般,A類份額收益率分別爲-3.97%、-0.64%,C類份額收益率分別爲-4.11%、-0.69%,均低於同類平均的-3.35%,0.48%。

博時研究回報混合的基金經理沙煒爲從業經驗8年的老將。2008年,中國科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後沙煒加入博時基金,歷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原材料組組長、研究部副總經理等職,2015年管理了首隻產品博時招財一號大數據保本混合,目前還擔任了權益投資三部投資副總監一職。

獨角金融梳理沙煒在管產品情況,今年來,其所管的8只產品收益率均爲負。

從持倉上來看,旗下在管產品主要重倉股票包括紫金礦業,華恒生物、中國石油、貴州茅臺、天地科技、中國電信等。這些股票有漲有跌,綜合來看並未跑贏大盤,今年來在管產品收益率爲-1.6%,低於滬深300的-0.8%。

今年來,博時基金有5只產品清盤,首隻清盤的產品爲博時時代精選混合,存活時間不到4個月。

博時時代精選混合2022年6月29日開始發售,3個月的募集期後,該產品A類份額募得0.23億元,C類份額募得1.83億元,總規模爲2.06億元。

2022年9月29日,博時時代精選混合成立,到2022年12月21日時,該產品A類份額淨值0.91,C類份額淨值爲0.9,平均下跌11%。規模上,A、C類份額產品均爲900萬元,合計1800萬元。

2023年1月19日,該產品正式清盤,僅存活不到4個月時間,就結束了短暫的生命歷程。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基金成立不久就清盤,除了已經達成基金章程約定的目標,以及按照基金章程觸發了相關清盤條件之外,一般都是由於基金操盤表現存在重大違約違規行爲以及未能達成管理目標所致。他認爲,非正常的基金清盤對於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而言,除了會降低基金管理規模和造成管理費損失之外,對其行業聲譽和職業聲望也會帶來負面影響。

“要避免基金非正常清盤,除了要依法依規進行基金管理之外,還應該充分尊重基金章程的約定和以基金投資人利益爲核心,努力提升投資效益和對投資人的持續回報,這纔是基金管理的核心要義所在。”柏文喜這樣稱。

該產品的基金經理郭康斌從業一年多,目前管理了2只產品,所管產品收益率均爲負,近一年收益率均跌超17%。

郭康斌是一位堅守均衡成長風格的基金經理,他曾講過:“我管理基金的主要收益來源不是擇時,而是行業配置和個股選擇,兩者的貢獻程度基本相當。我認爲,找到符合當下時代趨勢的行業和具備超額回報能力的公司纔是投資人應該追求的主要目標。”不過,從其所管產品業績來看,距離其目標的達成尚需努力。

今年博時基金清盤的產品還有博時弘泰混合這樣的老基金。該產品成立於2016年12月9日,曾先後由陳鵬揚、陳偉兩位基金經理管理。兩位基金經理從業年限分別爲7年、3年,不過最終未挽救清盤的結果。

柏文喜認爲,對於博時這樣的頭部基金公司,其管理的基金本來應該就屬於持續的動態更新之中,並在動態更新中不斷調整結構和優化基金組合的,所以清盤老基金未必不是好事,也正是藉助清盤老基金的時機來調整基金結構和資產結構,乃至基金佈局方向的契機。

除上述提到的博時時代精選混合、博時弘泰混合外,今年來博時基金還有博時恆康持有期混合、博時恆興一年定開混合、博時恆榮一年混合因基金資產淨值低於合同限制而清盤。

基金清盤之外,博時基金還有不少迷你基。據Wind顯示,博時基金有172只產品(A、C類份額分開計算,下同)低於5000萬清盤線,佔所有產品(577只)的29%。

博時基金成立於1998年7月13日,是中國內地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爲49%,爲博時基金第一大股東,此外,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爲25%、上海匯華實業有限公司持股12%,位列第二、三大股東。

作爲行業老五家,2020年上半年末時,博時基金公募基金規模爲7029.6億元,行業排名第3位。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博時基金公募基金規模爲8919.4億元,在153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6位,滑出前5名。

從產品結構來看,博時基金主要以貨幣型產品和債券型產品爲主,規模分別爲4020.47億元和3300.45億元,混合型產品規模則爲1011.47億元。

業績方面,博時基金今年來所有產品平均收益率1.06%,跑贏滬深300的-1.29%。

盤點博時基金88名基金經理中,有些基金老將所管產品業績表現不錯。

比如過鈞,從業超18年,其從2009年開始管理的博時信用債券任職回報227.19%,年化回報8.79%,回報排名第1。此外,其管理的另一隻產品博時新收益靈活配置混合,2018年-2022年五年期業績A類份額收益率爲101.91%,C類份額收益率爲100.89%,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爲13.26%,也爲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

此外,2021年11月加盟博時基金的田俊維旗下3只產品均取得了不錯的收益。其中,博時創新經濟混合今年來收益率16.58%,在3485只產品中排104位。

對於基金公司來說,不管對於規模的追求,還是延長基金生命,免於清盤結局,最終都要落在業績的提升上。靠業績說話,才能得到投資者認可,最終做大規模,做強基金公司。

你買過博時基金的產品嗎,收益如何?你最喜歡他家哪位基金經理?評論區聊聊吧。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