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王悅 徐芸茜 北京報道

隨着我國數字經濟建設的不斷推進,如何實現數字化賦能備受關注。

6月30日,由國家廣電總局指導、中國廣電集團主辦的中國廣電數字化賦能大會在京召開。

中國廣電董事長宋起柱介紹了數字化浪潮下的中國廣電新使命、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上的中國廣電新升級、宣傳思想領域和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中的中國廣電新機遇,倡議產業鏈合作伙伴攜手共創數字化賦能新生態,匯聚產業鏈力量,爲文化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廣電全國固定語音業務網、互聯網骨幹網(CBNET)、內容集成播控平臺於會上開通上線,將顯著提升網絡支撐能力,助推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中國廣電全國固定語音業務網、互聯網骨幹網(CBNET)、內容集成播控平臺開通上線,是廣電5G網絡服務啓動以來廣電網絡能力的又一次重大升級,標誌着廣電網絡具備承載國家文化專網的基礎能力,標誌着由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取得新的進展。”國家廣電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小偉對《華夏時報》等媒體表示道。

工業化信息部總工程師趙志國表示,本次召開數字化賦能大會是中國廣電深入拓展信息通信市場邁出的重要一步,希望中國廣電能夠進一步整合資源,發揮優勢,加快提升網絡和服務的供給能力,賦能千行百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會上表示,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廣電網絡集團和中國殘聯有着良好的戰略合作,中國廣電網絡集團藉助專業的優勢,特別是數字化賦能優勢,將光明影院推向了全國,推向了雲端,推向了世界,爲千家萬戶帶來了溫暖。未來,中國殘聯將和國家廣電總局與中國廣電網絡集團一道繼續把信息無障礙、把消除“數字鴻溝”作爲我們的使命重任,貫徹《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推進無障礙環境高質量發展取得成效。

匯聚產業鏈力量

數字技術、數字經濟已是當下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重點領域。

面對數字化帶來的歷史性機遇和挑戰,中央始終高度重視全產業、全領域的數字化升級和發展,不斷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等一系列戰略部署。

其中,今年2月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中進一步明確了,將按照“2522”的整體框架進行佈局,即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強化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和數字安全屏障“兩大能力”,優化數字化發展國內國際“兩個環境”。

目前,中國廣電充分發揮固移融合傳輸優勢,創新打造大批垂直行業應用案例,主動融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時代浪潮。

宋起柱表示,數字化轉型的本質特徵是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我們將加大網絡支撐宣傳文化領域,數字化連接作爲我們的目標,按照國家文化專網的建設要求持續提升廣電網絡的業務承載能力,爲全國1.67萬文化資源單位,3.64萬生產單位以及各類文化消費主體提供數字化安全連接,助力文化生產、傳播、呈現全鏈條改造,實現中華文化的創新性傳播,轉化爲實實在在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想要實現數字化賦能,共享數字化時代紅利仍需匯聚產業鏈力量。

對此,中國移動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高同慶提出,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雙方積極聚合產業鏈上下游態夥伴的力量,發揮產業合力,主動探索新型商業模式,創新5G垂直行業的應用,攜手構建數字化勢能的新業態,打造信息通信行業與廣播電視行業深度融合、高質量協同發展的新典範。

據瞭解,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雙方已在浙江、安徽、湖北等8省聚焦公共服務、社會治安、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各個領域行業的數字化需求,助力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

數字化轉型市場可觀

當下,大部分傳統行業的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已有一定基礎,但相較世界龍頭企業仍有差距,且各環節信息化程度仍有欠缺。

在中國廣電數字化賦能優秀案例中,湖北武漢市黃陂區在新能源行業、服裝行業和軌道交通裝備製造行業進行了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場景探索,通過鏈接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和企業的關鍵紐帶,實現了企業之間數據互通,構建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實現工業領域數據集成、智能優化應用開發、產品價值提升,爲工業降成本、降能耗、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重要手段。

趙志國提出,推進融合發展,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促進5G+垂直行業的融合應用創新,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促進產業加快數字化的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作爲國民經濟發展的“頂樑柱”,國企的數字化轉型正在不斷加速。據瞭解,89家央企明確數字化轉型發展規劃,90多家央企組建“一把手”負責的轉型領導機制;800多家國有企業探索傳統業務轉型模式,推出典型企業900多個,建設數字場景3200多個,組織轉型培訓3.7萬場,參加人次近千萬。

可以說,如今數字經濟的主戰場已經是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這意味着,我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市場前景有着巨大空間。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統計,2021年我國數字化轉型市場總規模達2萬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至5萬億元。其中,硬件設備佔比約40%,數據相關業務(包括數據分析、數據治理、數據開發、數據展現以及數據安全等)佔整個市場的20%至30%的份額, IT基礎設施與應用開發則分別佔15%至2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