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藥板塊集體下挫,太極集團跌停,成交額6.40億元。貴州三力昆藥集團東阿阿膠等多股跌超6%。

盤後龍虎榜數據顯示,太極集團獲滬股通專用席位買入4303.39萬元,二機構買入7464.02萬元,四機構賣出1.2億元。

消息上,6月21日,由湖北省醫保局牽頭,北京、天津等30個省(區、市)組成全國性採購聯盟,開展了中成藥及相關藥品集中帶量採購,結果顯示,共有86家企業、95個報價代表品參與現場競爭,其中63家企業、68個報價代表品中選,中選率達71.6%,中選品種價格平均降幅49.36%,預計每年可節約藥品費用超45億元。

據悉,這次中成藥集採涵蓋16個品種,共囊括了296款不同劑型、不同規格的藥品,其中複方血栓通、銀杏葉提取物等均屬於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中成藥大品種。本次集採的週期爲2年,視情況可延長1年。

雖然中藥板塊短期內存在波動,但券商普遍看好後市。

中信建投指出,弱化短期波動,關注長期趨勢。預計23年下半年國內診療量將會持續復甦。此前醫療機構經營受疫情影響明顯,2023年2月以來,我國醫院診療量逐步恢復,上市公司一季報也反映出終端恢復態勢良好。預計在低基數效應下,下半年我國醫院診療量同比增速將有較好恢復。

銀河證券研報指出,看好受控費政策影響小的品牌中藥。品牌中藥主要包括中藥老字號和現代知名OTC品牌產品,這兩類中成藥受政策影響較小,且景氣度好於中藥其他領域。看好具有一定競爭壁壘的品牌中藥公司,具有較強競爭壁壘的中藥產品具有更強的議價能力,無論是被納入集採還是用於OTC零售渠道,均可保持較爲堅挺的價格體系。隨着國家愈發重視中醫藥發展,中藥品牌價值有望重塑,競爭壁壘較高的中藥老字號和現代知名OTC將享受更高的品牌溢價。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