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新規實施將滿一年,在新規要求下,各家銀行對信用卡業務進行調整,穩步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對於信用卡新規中明確嚴控的資金流向問題,截至7月3日,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新規實施以來已有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廣發銀行等近20家銀行作出相關業務調整,嚴格限制信用卡資金流入房地產、資本市場等領域。在業內人士看來,銀行加強信用卡業務管控的背後,意味着信用卡行業步入轉型深水區。

記者 石詩語

嚴控信用卡資金流向

日前,建設銀行發佈公告稱,爲進一步規範信用卡資金使用,該行近期將對信用卡在部分類別商戶的交易進行管控,主要包括:該行信用卡不得在境內房產稅費類商戶、投資理財類商戶進行交易。

此外,該行信用卡在房產類商戶的商戶交易,按客戶實施管控:單筆交易金額不得超過3萬元人民幣,日、月、半年累計交易金額均不得超過5萬元人民幣,年累計交易金額不得超過10萬元人民幣。

此前,廣發銀行也發佈相關公告,對信用卡資金用途作出更加清晰規範。

公告顯示,信用卡資金不得用於房地產領域,如購買房產、支付購房首付款、購買車位、繳納房產稅等;不得用於投資理財領域,如購買股票、基金、期貨、理財產品、投資性貴金屬及其他權益性投資;不得用於購買分紅型保險、萬能險等非消費型保險;不得用於生產經營領域,如批發經營、菸草類商品配送及結算貨款、繳納經營性稅款等;不得用於比特幣等虛擬交易;不得用於償還債務,如償還信用卡、貸款、借唄、微粒貸等欠款。

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兩家銀行外,今年以來還有海口農商行、北京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發佈相關公告。自新規發佈以來,已有近20家銀行作出相關業務調整。

違規將嚴懲

2022年7月7日,監管部門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即“信用卡新規”),其中明確要求嚴格管控資金流向。

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相關業務人員告訴記者:“若信用卡資金用於公告中明確禁止的領域或其他非消費領域,系統將會攔截,導致交易失敗。經覈查後,我們也將對持卡人採取包括但不限於限制交易、降額、停卡、終止分期等相關措施。”

此外,今年以來有多家銀行因信用資金被挪用收到罰單。例如,今年6月份,工商銀行雲南省分行因信用卡透支資金支付管理與控制不到位,透支資金被挪用,部分進入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等原因被罰款315萬元。

“控制信用卡資金流向是銀行風控體系中重要一環。”某國有行信用卡中心消保工作人員對記者分析,“對於部分償債能力差的持卡人,如果挪用信用卡資金至非消費領域或使用信用卡循環套現,將會推高居民槓桿率,使得持卡人在短時間內還款壓力增大,債務負擔過重容易引發金融風險。”

強化信用卡風險管理識別

在業內人士看來,銀行加強信用卡業務管控的背後,意味着信用卡行業逐漸步入轉型深水區。

“此前,部分銀行內部信用卡業務考覈機制粗放,爲促進業務量增加和市場規模擴大,信用卡在審覈、發放過程中往往相對寬鬆,在資金管控方面也沒有形成強有力手段。雖要求持卡人留存消費交易等相關憑證以備銀行覈查,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流於一紙空文。同時,銀行違規成本相對較低、部分工作人員合規意識淡薄等,導致對持卡人信用卡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不到位。”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在新規導向下,對信用卡資金的管控,從短期來看,對整個行業都是一次洗牌,那些能夠優化風險決策,提供精細化客戶服務的銀行最終將成爲贏家。而長期來看,對於消費者而言,有利於銀行信用卡服務水平的整體提升。”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諮詢顧問蘇筱芮也分析稱,銀行加強信用卡資金用途管控,一方面爲維護健康、良好的信用卡市場秩序奠定根基,另一方面有利於銀行內部風險防控,從而進一步提升信用卡服務質量。

蘇筱芮認爲,商業銀行需進一步強化信用卡風險管理識別,從源頭加大對異常交易的監測和排查。同時也要關注對信用卡持卡用戶的風險教育及風險提示工作,提升其金融素養,避免用戶將信用卡資金用於不當途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