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新數據顯示,英國現在是唯一一個通脹仍在上升的主要經濟體,這表明裏希·蘇納克首相將無法兌現今年讓物價漲幅減半的承諾。

經合組織週二表示,七國集團(G7)5月份的整體年通脹率已從4月份的5.4%降至4.6%,達到2021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5月份,大多數發達經濟體通脹都出現了下降趨勢,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的年通脹率均有所下降。

然而,英國卻成爲了一個例外,英國5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上年同期上漲8.7%,預期爲8.4%。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年率出人意料地從6.8%加速至7.1%。

與此同時,隨着物價降溫,儘管通脹依然居高不下,但一些主要央行已開始考慮結束激進的加息舉措。

上個月,英國央行將基準利率上調50個基點至5%,加息幅度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期。這也是英國央行連續第13次加息,使基準利率升至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由於還沒有確切證據表明通脹正在緩解,英國已成爲西方國家中的異類。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受到了嚴厲的批評,投資者預計他將變得更加激進。

持續加息可能會對英國經濟造成沉重打擊,英國經濟特別依賴住房市場。雖然多數有抵押貸款的家庭支付固定利率,尚未感受到打擊,但與美國不同,英國的固定利率很少持續超過五年。

經合組織指出,今年4月至5月期間,除荷蘭、挪威和英國外,所有被統計國家的通脹率都有所下降。

投資研究公司Edison Group研究主管Neil Shah表示,英國能源價格危機和根深蒂固的勞動力短缺相結合,導致英國通脹比其他G7經濟體更加頑固。英國脫歐在一定程度上是罪魁禍首,它重塑了勞動力市場,給僱主施加了提高工資以吸引人才的壓力。

分析師表示,由於勞動力短缺,英國面臨更大的通脹壓力,全國各地的公司都在提高工資,試圖填補接近創紀錄數量的職位空缺。

慈善機構“債務正義”本週發佈報告稱,生活成本激增和英國央行連續加息的雙重作用下,英國民衆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財務狀況越來越差,加上英國政府一直沒有提供有力支持,民衆無法支付賬單的風險不斷增加。他們警告,如果這一情況得不到改善,預計還將有更多英國民衆因此陷入貧困,並在未來幾年持續拖累英國經濟復甦,導致經濟進一步出現衰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