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秦川機牀(000837.SZ)的股權融資再次獲得控股股東力挺。

7月3日晚間,秦川機牀披露定增發行結果。公司以11.13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約1.11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約12.3億元。其中,陝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法士特集團”)作爲秦川機牀的控股股東,出資4.33億元認購3889.05萬股,佔公司募資總額的35%,且鎖定期爲18個月,其餘13家機構的鎖定期均爲6個月。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2020年,法士特集團接受陝西省國資委的股份無償劃轉,成爲秦川機牀的控股股東。入主次年,法士特集團就包攬了秦川機牀8億元定增。因此,兩次定增中,法士特集團合計耗資12.33億元。

也正是在2020年,隨着行業上行週期以及國有企業改革的推進,秦川機牀扣非淨利潤結束此前連續八年的虧損,實現盈利。

儘管近兩年來秦川機牀業績出現波動,但公司也將通過兩次定增募資,夯實主業經營實力。按照計劃,秦川機牀此次將使用定增募集資金打造完整的五軸聯動數控機牀研發和生產體系,並進一步豐富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結構、拓展產品品類。

12.3億定增落地控股股東認購4.33億

7月3日晚間,秦川機牀披露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上市公告書。此次秦川機牀以11.13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約1.11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約12.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募資淨額爲12.18億元。新增股票上市時間爲7月7日,新增股份上市日公司股價不除權,股票交易設漲跌幅限制。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秦川機牀此次定增共有14家機構獲配。其中,法士特集團作爲秦川機牀的控股股東,出資4.33億元認購3889.05萬股,佔公司募資總額的35%,且鎖定期爲18個月,其餘13家機構的鎖定期均爲6個月。

除了法士特集團之外,海通證券、工業母機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國泰君安分別獲配955.71萬股、898.47萬股、840.07萬股,獲配金額分別爲1.06億元、1億元、0.93億元。財通基金、陝西金資基金、華泰資管、諾德基金、UBS AG等機構均參與此次認購。

此次發行完成之後,秦川機牀的股份總數擴大至10.1億股。其中,法士特集團依舊爲秦川機牀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由發行前的35.19%小幅下降至34.3%。同時,陝西省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國有法人股東的持股比例分別由11.25%、1.57%稀釋至9.13%、1.25%,仍爲秦川機牀的第二和第三大股東。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秦川機牀最早名爲秦川發展,1998年在A股上市。2014年,秦川機牀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吸收合併其控股股東秦川集團,並募集配套資金5.98億元。此次重組之後,秦川集團註銷,秦川機牀的控股股東由秦川集團變更爲陝西省國資委。

直至2020年,陝西省國資委將其所持秦川機牀1.1億股股份(佔公司當時總股本的15.94%)無償劃轉至法士特集團,同時陝西省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也將其所持秦川機牀9182.7萬股股份股(佔公司當時總股本的13.24%)對應的表決權委託給法士特集團行使。上述交易完成,法士特集團成爲秦川機牀的控股股東,公司的實控人依舊爲陝西省國資委。

成爲法士特集團的旗下上市公司之後,包括本次定增在內,秦川機牀共實施了兩次定增。2021年9月,秦川機牀非公開發行股票2.06億股,發行對象僅有法士特集團一名,募集資金總額約爲8億元。

綜上,法士特集團先後兩次參與秦川機牀的定向增發,累計已耗資12.33億元。

老牌機牀企業借融資推進產業升級

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法士特集團兩次出手認購秦川機牀非公開發行的股票,其目的在於支持秦川機牀主營業務的穩定發展。

資料顯示,秦川機牀是中國機牀工具行業品類最多、精密複雜程度最高、產業鏈最完整、綜合競爭優勢顯著的企業之一,在齒輪加工機牀、加工中心、車削中心、螺紋磨牀、複雜刀具等領域處於國內第一梯隊。秦川機牀擁有秦川機牀本部、寶雞機牀、漢江機牀、漢江工具、沃克齒輪、秦川格蘭德、秦川寶儀等多家子公司,是我國精密數控機牀與複雜工具研發製造基地、中國機牀工具行業的龍頭骨幹企業。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2014年重組前後,受到市場需求總量下降,主要用戶的汽車製造業產銷量持續下降,加之中低檔機牀產能過剩競爭激烈等因素影響,秦川機牀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低迷的狀態。2012年至2019年,秦川機牀連續八年扣非淨利潤虧損。

直到2019年10月,法士特集團董事長嚴鑑鉑被任命兼任秦川機牀董事長,對公司進行全面改革,推進資產整合,使得公司“起死回生”。

同時,在行業向好及向高端機牀、高附加值產品研發突破下,2020年秦川機牀實現營收40.95億元,同比增長29.39%,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分別爲1.53億元、4205.62萬元,同比增長151.38%、107.48%,均扭虧爲盈。2021年,秦川機牀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分別繼續增長至50.52億元、2.81億元、1.2億元。

不過,在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下,近兩年機牀行業受影響較大,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秦川機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0.01億元、10.07億元,同比減少18.83%、9.99%;淨利潤分別爲2.75億元、5809.55萬元,同比減少2.07%、3.29%。

爲了夯實主業發展,秦川機牀則兩次藉助資本市場力量融資,繼續壯大經營實力。2021年的定增中,秦川機牀使用募集資金分別投入到高端智能齒輪裝備研製與產業化項目、高檔數控機牀產業能力提升及數字化工廠改造項目以及償債補流。截至2022年末,上述三大募投項目的投資進度分別爲48.85%、50.51%、100%,整體投資進度爲70.86%。

按照計劃,秦川機牀此次將使用12.3億元定增募集資金,分別投入到“秦創原·秦川集團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項目(一期)”、“新能源汽車領域滾動功能部件研發與產業化建設項目”、“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建設項目”、“複雜刀具產業鏈強鏈補鏈賦能提升技術改造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通過上述募投項目,秦川機牀將打造完整的五軸聯動數控機牀研發和生產體系,實現產業升級。同時,公司還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製造裝備滾動功能部件和精密螺桿副的國產化推廣應用,進一步豐富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結構、拓展產品品類,從而提升公司盈利能力,鞏固和強化自身市場地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