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通脹在新加坡已經達到峯值,增長前景黯淡,但央行負責人表示,當下政府尚未轉向支持增長模式,因爲抗擊持續的價格壓力之戰還未結束。

與此同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其於週三發佈的2022-23年度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擴張預計將在2023年末放緩。預計全球通脹將趨緩,而核心價格仍受到強勁的服務需求和勞動力市場失衡的影響而保持粘性。

儘管在採取“積極主動”的貨幣政策收緊措施後,新加坡的物價有所降溫,但金管局並未轉向“支持增長模式”。負責人稱:“對抗通脹的鬥爭尚未結束,貨幣政策立場相對於商業週期仍然緊縮。”金管局預計核心通脹率今年將平均在2.5%至3%,而總物價增長率應在4.5%至5.5%之間,低於此前的預測範圍5.5%至6.5%。

金管局行長表示,資金流入新加坡對匯率、國內通脹、房地產價格或汽車價格幾乎沒有影響。全球和新加坡的通脹預期“相當穩定”。

雖然全球金融體系在今年早期發生銀行破產事件後仍將面臨考驗,但新加坡官員表示,該國的國內體系“依然健全和有彈性”,具備足夠的緩衝。

全球經濟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有所增加,新加坡金管局仍將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維持在 0.5%-2.5% 的範圍內,而此前公佈的 2022 年經濟增長爲 3.6%。金管局提到了電子行業的萎靡和國外銀行業的壓力有兩個因素特別影響經濟。央行在報告中表示,在連續五次緊縮政策之後,四月份保持政策不變,目前的貨幣政策立場仍然是合適的,這些舉措“仍在滲透到經濟中,並將進一步抑制通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