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劉燦邦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上半年業績預告,新能源板塊依然保持了較快增速。

7月5日晚間,天順風能(002531)公告稱,公司預計上半年淨利潤5.2億元-6億元,同比增長104.72%-136.22%。報告期內,公司新增海上風電樁基業務,實現0至1的突破;陸上塔筒、葉片交付量較上年同期增加;風電場併網規模、發電業務較上年同期增加。

在今年5月底的機構調研中,天順風能表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海上風電的有效產能是從長風收購的50萬-60萬噸,且不同於以往的老舊產能,都是規劃設計單一高效的樁基產能。

同時,天順風能現已實現在歐洲,中國江蘇、廣東的海上風電產能佈局並佔據有利位置,形成了較強的產能區位優勢,今年公司將進一步完善福建和廣東的產能佈局,進一步加強公司在國內海上風電水下基礎(單管樁、導管架)及漂浮式平臺等領域的區位和產能優勢。

天順風能表示,經歷了2021年海上搶裝之後,海上風電經過技術的進一步升級和產業鏈的降本,已經基本實現了平價,不再依賴政策的扶持和補貼,海上風電行業已經進入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公司預計會有60-70GW的量能夠在“十四五”完全落地進入項目實施階段。

無獨有偶,光伏電池設備供應商捷佳偉創(300724)當晚公告稱,公司預計上半年淨利潤爲7.36億元–8.12億元,同比增長45%–60%。業績增長主要系市場行情較好,公司產品市場需求良好,從而促進銷售訂單增長,銷售收入上升;軟件產品增值稅即徵即退收益增加。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TOPCon電池規劃產能超600GW。中航證券在近期研報中指出,捷佳偉創具備TOPCon整線交付能力,核心設備PE-poly、硼擴散、MAD等設備已成功交付客戶量產運行,受益產能擴張以及PERC技術升級帶來設備需求。HJT方面,公司於2023年5月中標全球頭部光伏企業量產型HJT整線訂單;此外,在半導體領域,捷佳偉創全資子公司創微微電子自主開發了6寸、8寸、12寸溼法刻蝕清洗設備,已獲得批量訂單,實現從光伏向半導體裝備的業務拓展。

在新能源應用端,同樣呈現增長態勢,中國核電(601985)7月5日晚間的公告顯示,截至6月底,公司累計商運發電量1008.2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83%;上網電量948.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1%。其中,公司新能源發電量累計爲105.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2.01%;新能源上網電量103.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92%。

中國核電在此前機構調研中表示,公司採取核電+新能源雙輪驅動的發展策略,以核電爲主,新能源開發進行有效補充。截至2022年底風光在運裝機突破1250萬千瓦,到“十四五”末目標3300萬千瓦。在全力推進核電、新能源齊發力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新一代太陽能電池技術、新型儲能技術等,從產業投資逐步轉型爲上下游產業鏈及技術集成的新能源產品供應商,實現中國核電從“單一型”選手向“全能型”選手的轉變。

事實上,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特高壓建設需求,相關特高壓設備供應商也因此受益。平高電氣(600312)7月5日晚間公告稱,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爲3.32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85%左右。報告期內,行業發展勢頭良好,電網建設速度加快,公司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可執行項目陸續履約交付,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從國家層面看,“十四五”期間已規劃“24交14直”線路,其中,交流線路川渝和黃石已經完成設備招標,另有2交5直共計7條特高壓線路將爭取有關部門覈准,電網重大工程建設將掀起熱潮。平高電氣曾在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上介紹,公司在特高壓領域有福州-廈門、張北-勝利、川渝特高壓工程等合同。

根據中國銀河證券2023中期策略,年初以來,新能源裝機高增長,持續看好增長空間。其中,預計2023-2025年風電年均新增裝機60-70GW,預計2023-2025年光伏年均新增裝機95-125GW。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