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昝秀麗

2003年7月,瑞銀通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完成外資購買A股股票第一單,QFII正式在我國證券市場上參與投資。20年來,QFII持倉市值從7億元一躍增至1659億元,逾700家外資機構生根發芽。

業內人士表示,QFII制度作爲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促進了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的多元化,助推了國內金融體制機制的發展完善。隨着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中國資產對外資的吸引力逐步增強,越來越多的QFII機構將入場,A股國際化與機構化進程將提速。

制度不斷優化

回顧歷史,QFII相關制度規定不斷優化。

2002年11月,證監會和人民銀行聯合頒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QFII制度正式建立。2003年7月,QFII制度正式啓動,包括瑞銀在內的海外機構獲得首批資格。2012年7月,證監會發布《關於實施〈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規定》,修改了QFII投資範圍,並將其持股比例限制由20%放寬至30%。2019年1月,外匯管理局將QFII投資額度提升至3000億美元。2019年9月,外匯管理局取消QFII投資總額度限制,同時也取消了QFII單家投資額度備案和審批。

“20年來,監管部門持續推動QFII制度優化與完善,各項配套規則以及投資便利化舉措相繼落地,准入條件大幅放寬,投資額度限制取消,准入流程進一步簡化,可投資範圍有序擴容。得益於這些措施,QFII制度逐步走向成熟。”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證券服務部總監鍾詠苓說。

在瑞銀全球金融市場部中國主管房東明看來,QFII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是中國資本市場持續開放的重要標誌之一。“2016年之後是QFII制度的高速發展期。2019年QFII投資額度限制取消,掃除了此前存在的額度和准入方面的一些障礙,QFII投資者可參與金融衍生品交易品種有所增加。”房東明說。

行業配置特徵明顯

QFII自起步以來,一直因出衆的盈利能力被視爲A股市場的投資風向標,也被市場看作海外“聰明錢”的代表。

“QFII多爲海外成熟機構投資者,具備清晰的大類行業配置思路、較強的擇時能力以及行業研究水平。”鍾詠苓表示,監管部門持續推動相關制度優化完善,助推QFII成爲A股穩定的增量資金之一。

Wind數據顯示,在QFII入市首年——2003年底,QFII重倉股共17只,持股市值近7億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QFII共計重倉持股718家,持股市值合計爲1659億元。

從投資板塊情況看,QFII在行業配置方面呈現出順應經濟發展階段的特徵。財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美岑表示,2003年至2008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QFII配置週期類行業較多。2009年至2017年,消費類行業受到青睞,佔據QFII重倉股中最大比重。2018年至2022年,消費類行業估值較高,部分QFII兌現浮盈離場,配置佔比下滑,科技創新方向成爲QFII主要行業配置方向。“整體而言,QFII資金行業配置呈現出明顯的順應經濟發展階段特徵。”李美岑說。

投資範圍拓寬

隨着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力度加大,QFII投資範圍不斷拓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