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黃興利 見習記者 周夢婷 北京報道

7月的第一週,“滷味一哥”絕味食品在資本市場體會了一把酸爽滋味。7月5日突然間股價跌停,令不少投資者措手不及,儘管其當晚緊急在互動平臺澄清稱目前經營正常,但似乎並未打消市場的疑慮。

隨後在次日絕味食品股價下探至33.08元新低,此時距離這隻昔日的消費白馬股上一次徘徊在這一低點已經過去三年多。時間拉回至2020年2月3日,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A股春節後首個交易日裏,絕味食品曾創下33.34元歷史低點,此後其股價乘消費股爆發東風一路長牛,在2021年初突破歷史高點後在跌宕起伏間不斷下探。

今年以來絕味食品在股市持續低迷,機構投資者在這半年裏的浮虧也被市場盡收眼底。7月7日,絕味食品在今年1月9日完成的定增股解禁流通,如果以當時非公開發行價計算,當前衆多參與定增的機構已浮虧超三成。在經過此番“洗禮”後,絕味食品的拐點是否已經出現?股吧中股民的討論和猜測還在繼續。

定增機構浮虧超三成

7月7日,絕味食品2260.8萬非公開發行限售股開始上市流通,截至當日收盤,絕味食品漲0.62%,收報33.82元/股,總市值213.48億元。

今年1月9日,絕味食品發佈了《關於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結果暨股本變動公告》稱,公司將增加2260.8萬股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發行對象包括財通基金、南方基金、諾德基金、國聯安基金等15家機構,發行價格爲52.21元/股,不低於44.69元/股。對比52.21元/股發行價,截至7月7日機構這筆投資已經浮虧35.2%。

三年之前,這位滷味市場的老大還在資本市場叱吒風雲。2021年2月18日,絕味食品股價達到上市以來的最高值106.63元/股,最終當天收報100.26元/股,總市值617.82億元,之後絕味食品股價便呈現起起伏伏的下跌狀態,而自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一直呈現大幅度的波動下滑。1月3日年初時,其股價收報於58.82元/股,總市值359.09億元;截至7月7日今年以來絕味食品股價跌幅達到了40%多。

近幾日,絕味食品股價波動尤爲明顯,7月5日,該公司股價大跌10%跌停,引發不少投資者對其中期業績的擔憂。據市場消息顯示,當天下午盤後,絕味食品就立即召開了一場投資者電話交流會,公司董事長戴文軍與參會投資者進行了近1個半小時的互動交流;並於當日晚間,絕味食品回覆了投資者關於股價跌停的問題,表示“公司目前經營正常”。

對於絕味食品近幾日的股價反覆,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對本報記者分析認爲,此次定增解禁相對規模有限,而且定增股票處於浮虧中,拋售壓力不大,但是在解禁背景之下,絕味食品因爲需求恢復不佳、成本壓力增長導致的收益預期較弱,可能在即將公佈的二季度業績有所體現,對投資者的情緒影響更大。

對於今年以來的股價下跌,絕味食品方面在7月7日回覆《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二級市場股價受多重因素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公司秉承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公司始終高度重視市值管理工作,致力於做好經營管理工作。”

業績遭受挑戰

除了資本市場遭受重創,近幾年來,絕味食品的業績表現也較爲不穩。

2018年至2022年,絕味食品營業收入分別爲43.68億元、51.72億元、52.76億元、65.49億元、66.23億元;同比分別增13.45%、18.41、2.01%、24.12%、1.13%;歸屬淨利潤分別爲6.41億元、8.01億元、7.01億元、9.81億元、2.33億元,同比分別增加27.69%、25.06%、-12.46%、39.86%、-76.29%。2022年,其業績呈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

不過,其他滷味巨頭在2022年的業績表現同樣不佳。2022年,紫燕食品、煌上煌歸屬淨利潤分別爲2.22億元、3081.62萬元,同比分別下降32.28%、78.69%;港股上市的周黑鴨同年期年度溢利爲2528.3萬元,同比大降92.6%。對於滷製品企業淨利潤普遍下行,東亞前海證券在3月底發佈的研報中表示,是由於收入端增速下行與成本高企使滷製品頭部企業利潤承壓。

但在凌雁管理諮詢首席諮詢師、餐飲行業分析師林嶽林嶽看來,除了滷製品行業本身自帶限制外,也受其他行業跨界影響。林嶽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指出,當下經濟大環境仍在回暖當中,滷味行業受到預製菜、茶飲點心、咖啡,甚至是堅果零食等跨界的影響,產品沒有太多社交屬性,也不容易做出革新,很容易陷入中式烘焙那種窘迫的局面,所以從模式上需要更前瞻性、更戰略性的變革。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則對本報記者分析稱,滷製品行業本身就是一個細分賽道,整體發展空間並不大,而且這些滷製品企業自身也已經發展到了天花板級別,資本市場也不太看好,它們現在就是有所增收,但肯定不增利。不過朱丹蓬也表示,目前剛好是滷味的淡季,等到了第三季度,絕味食品的業績表現可能會有所回升。

值得關注的是,絕味食品業績表現不穩同時,其主營業務毛利率也出現下滑。財報數據顯示,佔其營收85%的滷製食品銷售行業毛利率已從2018年的33.51%降至2022年的27.81%。

不過,在今年一季度,絕味食品銷售出現回暖,營業收入爲18.24億元,同比增長8.04%;實現淨利潤1.37億元,同比增長54.37%;然而,儘管淨利潤迎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與此同時,其銷售費用卻同比減少了47.64%。所以,也有市場聲音認爲,絕味食品一季度淨利潤增長部分原因受益於銷售費用壓縮。

關於滷製品行業當前發展現狀,絕味食品7月7日回覆本報記者表示,近年來,滷製品行業格局發生巨大變化,市場份額不斷向頭部企業集中,僅在資本風口和品牌營銷上投入大量資源的企業已難以抵禦系統性風險;目前行業頭部企業在各方面全面升級,行業整合的趨勢愈加明顯;滷味行業的頭部品牌快速發展,市場格局將加速向“大滷味” “大龍頭”的趨勢發展。

此外,絕味食品回覆本報記者表示,2023年,其會重點發力國內市場,加速探索海外市場;並將專注主營業務,持續降本增效,堅定地推進在滷味行業的投資佈局,提升管理團隊的專業水平和管理能力,構建在滷味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