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新規落地已滿一年。

2022年7月7日,原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旨在規範信用卡業務經營行爲。《通知》在公佈之日起實施,過渡期爲2年,存量業務不符合該《通知》規定的,應當在過渡期內完成整改。

如今,信用卡業務整改期已過半,銀行落實情況如何?

自《通知》實施以來,多家銀行完善信用卡投訴管理制度,加強信用卡分期業務規範管理,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通知》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嚴格規範信用卡分期業務管理。爲客戶辦理分期業務應當設置事前獨立申請、審批等環節,以簡明易懂方式充分披露分期業務性質、辦理程序、潛在風險和違約責任等,並由客戶通過具有法律效力的方式確認知曉。應當與客戶就每筆分期業務單獨簽訂合同(協議),不得與其他信用卡業務合同(協議)混同或者捆綁簽訂。

《通知》還要求,向客戶展示分期業務收取的資金使用成本時,應當統一採用利息形式,並明確相應的計息規則,不得采用手續費等形式,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新規實施以來,已有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江西銀行等在內的多家銀行相繼發佈公告,將“分期手續費”調整爲“分期利息”,“分期手續費率”調整爲“分期利率”。

與此同時,多家銀行也下架自動分期業務。以建設銀行爲例,該行公告稱,自2022年12月30日起,該行龍卡益貸卡(金卡、白金卡)自動分期功能將調整下線,即自該日起新生成的已出賬單,將不再進行自動分期,客戶需根據賬單列示金額合理安排還款。

從實施效果來看,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監管部門接收並轉送的銀行業消費投訴中,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32142件,同比減少15.3%。

界面新聞關注到,長期以來,涉信用卡投訴都是銀行投訴的“重災區”,自2020年3月《銀行業保險業消費投訴處理管理辦法》實施以來,位列監管通報的每季度銀行業投訴反映主要問題第一的均爲涉及信用卡業務的投訴。然而,2023年一季度,涉及個貸業務投訴則超過信用卡投訴位列第一。

在考覈方面,《通知》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直接或者間接以髮卡數量、客戶數量、市場佔有率或者市場排名等作爲單一或者主要考覈指標。

同時,《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持續採取有效措施防範僞冒欺詐辦卡、過度辦卡等風險。對單一客戶設置本機構髮卡數量上限。強化睡眠信用卡動態監測管理,嚴格控制佔比。連續18個月以上無客戶主動交易且當前透支餘額、溢繳款爲零的長期睡眠信用卡數量佔本機構總髮卡數量的比例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20%,政策法規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的附加政策功能的信用卡除外。超過該比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新增髮卡。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原銀保監會)可根據監管需要,動態調降長期睡眠信用卡的比例限制標準。

《通知》落地以來,多家銀行陸續開展信用卡相關業務規範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清理睡眠卡、限制單一持卡人持超量信用卡,具體措施包括銷戶、減少持卡數量。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中國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恆豐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農商行、恆豐銀行、江陰農商行、江蘇如皋農村商業銀行、寧波銀行、廣州銀行、北京銀行、桂林銀行等在內多家銀行均發佈相關業務規範通知。

在此背景下,部分銀行的信用卡增速有所放緩。截至2022年末,上市銀行中共有5家銀行信用卡累計髮卡量達到1億張以上,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和招商銀行。截至2022年末,上述銀行信用卡髮卡數量增速均有所放緩。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工行、建行、中行、中信、招行信用卡增幅爲1.23%、-4.76%、2.36%、5.21%、0.29%,較2021年末的髮卡增速1.88%、2.08%、2.53%、9.40%、2.90%均有所放緩。其中,建設銀行存量信用卡出現負增長,較上年末減少700萬張。

嚴控資金流向也是信用卡業務重點整治的方向。《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準確監測和管控信用卡資金實際用途。信用卡資金不得用於償還貸款、投資等領域,嚴禁流入政策限制或者禁止性領域。

自《通知》實施以來已有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廣發銀行、光大銀行、北京銀行、海口農商行等多家銀行作出相關業務調整,嚴格限制信用卡資金流入房地產、資本市場等領域。

2023年5月,廣發銀行在《關於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規範的公告》指出,信用卡資金不得用於七項消費領域,具體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一是不得用於房地產領域,如購買房產、支付購房首付款、購買車位、繳納房產稅等;二是不得用於投資理財領域,如購買股票、基金、期貨、理財產品、投資性貴金屬及其他權益性投資;三是不得用於購買分紅型保險、投資連結險、萬能險等非消費型保險;四是不得用於生產經營領域,如批發經營、菸草類商品配送及結算貨款、繳納經營性稅款等;五是不得用於比特幣等虛擬交易;六是不得用於償還債務,如償還信用卡、貸款、借唄、微粒貸等欠款;七是不得用於購買彩票、賭博等。

值得關注的是,這並非廣發銀行首次對信用卡用途進行規範,在最新的公告中,廣發銀行對信用卡資金用途進一步細化,新增了“信用卡資金不得用於購買彩票、賭博”,限定範圍有所延伸。

無獨有偶,5月,海口農商銀行也發佈公告,管控信用卡在分類別商戶的交易,同時加強信用卡異常用卡行爲的管理。該行規定不得在房地產稅費類商戶、融資租賃類商戶進行交易,在保險類商戶、稅費類商戶採取單筆5萬元(含)的交易限額,在房產租賃類商戶等房產類服務採取單筆2萬元(含)的交易限額。

部分銀行因爲信用卡資金違規流入限制領域而收到監管大額罰單。比如,建設銀行因涉及信用卡資金違規流入證券公司等多項違規,被監管機構合計罰沒1.99億元;工商銀行雲南省分行因信用卡透支資金支付管理與控制不到位,透支資金被挪用,部分進入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等原因被罰款315萬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