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基金的投資策略或基金定位發生改變時,基金公司應當及時與投資者溝通,對投資者負責。畢竟普通投資者獲知信息的渠道相對較少,基金公司應保證信息披露的全面與對等,從而保護投資者的權益,而不是將投資者“矇在鼓裏”

◎記者 陸海晴

近日,有一隻基金的淨值連續多日沒有變化,引起市場討論。“基金淨值紋絲不動”也登上互聯網基金銷售平臺熱議話題榜,瀏覽量超過12萬次。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當基金投資策略改變時,基金公司應當與投資者進行詳細溝通,不要讓投資者摸不着頭腦。

7月6日,益民服務領先混合基金淨值漲跌幅爲0。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該基金連續第四個交易日淨值漲跌幅爲0。拉長期限來看,從6月14日開始,益民服務領先混合基金淨值幾乎沒有太大變化,走出一條直線。業內人士判斷,該基金股票倉位或已降至極低。

對此,不少投資者頗爲困惑,並在互聯網基金銷售平臺評論區提出疑問:“是不是基金經理不看好市場?”“基金要清盤了嗎?”“現在究竟是什麼情況?基金公司有沒有解釋?”

蹊蹺的是,在益民服務領先混合基金一季報中,基金經理明確表示看好市場。益民服務領先混合基金經理高喜陽表示:首先,現階段主要看好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機會。人工智能應用的爆發,將繼續推升數據中心算力需求。同時,關注算力以外的基礎建設,如網絡安全、系統自動化、移動通信等投資機會。其次,看好現階段新能源領域優質公司的反彈機會。當今的儲能行業處於滲透率較低的階段,未來十倍增長空間可期,看好儲能逆變器和儲能電池龍頭。

基金權益倉位的變動反映了基金經理對後市的看法。具體而言,截至一季度末,益民服務領先混合權益投資佔基金總資產比例爲92.45%,而去年底,該比例爲73.53%。從一季度末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來看,恩捷股份容百科技旭升集團等成爲基金新進前十大重倉股。

從基金經理的觀點來看,看好的是相關板塊長期投資機會,如今基金儼然空倉。爲何短短三個多月時間,基金經理態度發生瞭如此大的轉變?從高喜陽管理的另外幾隻基金情況來看,基金淨值並未出現異常變化。

梳理益民服務領先混合的具體情況發現,該基金成立於2013年12月13日,但發展多年也沒能“長大”。截至2023年3月底,該基金規模約爲6000萬元。此外,從該基金的歷史淨值曲線看,此前未出現過相似情形。截至7月7日,該基金未在互聯網基金銷售平臺上解釋基金淨值異常的原因。同時,基金公司也並未作出公開解釋。

“這隻基金距離5000萬元清盤線較近,有一定的清盤風險,基金公司可能出於清盤的考慮,而讓基金倉位降低。但難以理解的是,對於一家小基金公司而言,殼資源是相對比較寶貴的。據統計,目前益民基金旗下基金數量不足10只,而且2018年4月以後,該公司沒有發行過新產品。”滬上某基金研究員對此也十分困惑,“基金經理在一季報看好多個方向的投資機會,此番空倉操作有些匪夷所思。”

在上述基金研究員看來,當基金的投資策略或基金定位發生改變時,基金公司應當及時與投資者溝通,對投資者負責。畢竟普通投資者獲知信息的渠道相對較少,基金公司應保證信息披露的全面與對等,從而保護投資者的權益,而不是將投資者“矇在鼓裏”。

某基金公司營銷總監對此較爲贊同:“當基金淨值出現異常變化時,基金公司應坦誠相待,告訴投資者真實的原因,避免投資者產生恐慌情緒。對於基金產品而言,基金銷售只是開始,投資者陪伴是一個長久的過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