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商报

煤价下跌,能源企业申能股份(600642.SH)运营成本下降,业绩大幅增长。

7月9日晚间,申能股份发布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盈利16亿元至19亿元,同比最多增加约11亿元。

经营业绩大幅增长,除了煤价下跌外,新能源机组装机容量增加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涨,也是重要原因。

作为上海市重要的能源企业,申能股份能源结构多元化。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低碳绿色转型发展,在海南等省外布局。截至2022年底,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26%,成为新的增长点。

积极进行产业布局的申能股份负债保持在较为合理水平。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7.24%。

净利连续两季降转增

申能股份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根据业绩预告,经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申能股份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为16亿元到19亿元,与上年同期的8.13亿元相比,将增加约8亿元到 11亿元,同比增长约100%到140%。公司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为14亿元到17.5亿元,与上年同期的9.48亿元相比,将增加约5亿元到8亿元,同比增加约50%到 90%。

2022年全年,申能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81.93亿元,同比增长9.26%,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0.82亿元、8.30亿元,同比变动-29.53%、578.53%。其中,去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65亿元,同比增长10.08%,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13亿元、9.48亿元,同比下降46.94%、34.89%。

2022年,申能股份的经营压力较大。疫情持续反复,对公司生产经营、项目推进形成持续性的冲击,全球资源价格飙升,能源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公司称,尽管外部形势极其严峻,但得益于公司有效的投资布局,特别是核电、抽蓄、燃机等优良投资组合,充分发挥了“稳定器”作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经营风险,使得公司经营业绩展现韧性。

从单季度业绩看,去年一、二、三、四季度,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02亿元、6.11亿元、3.34亿元、-0.64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76.87%、-7.42%、-56.88%、91.66%。

今年以来,申能股份的经营持续向好。一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2.80亿元,同比下降4.64%,净利润为7.34亿元、扣非净利润为4.7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63.93%、38.25%。

对比半年度业绩预告数据及一季度经营数据,二季度,公司实现的净利润预计数为8.66亿元至11.66亿元,同比增长41.73%至90.83%,扣非净利润预计数为9.23亿元至12.73亿元,同比增长53.32%至111.46%。

上述数据显示,今年一、二季度,申能股份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由降转增,且同比均大幅增长。

申能股份解释,今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由三个方面因素导致。煤炭价格下跌,公司发电量增长。此外,公司新能源机组装机容量增加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涨,三大因素合力助推,实现了经营业绩大幅增长。

全面布局煤气核风光多能源

作为能源企业,申能股份优势是独具特色的产业结构。

申能股份主要从事电力、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作为能源项目开发主体,公司提供电力、石油、天然气项目的勘探开发、投资建设、运营维护以及节能环保技术、燃料贸易等多种服务。

电力业务方面,申能股份已投资建成的电力项目广泛分布于煤电、气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燃煤发电均为大功率的高效先进机组,其中外高桥三发电的 2 台 100 万千瓦级机组及外高桥二发电的 2 台 90 万千瓦级的发电机组煤耗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平山二期”135 万千瓦机组相关参数指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成为燃煤发电行业新的标杆。

近年来,申能股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积极探索绿色能源。公司称,在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清洁能源装机比重不断提高。截至 2022 年末,公司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 428.82 万千瓦,占公司控股装机容量的 26.6%。

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申能股份称,公司是以电力、油气为主业的综合性能源供应商,独特的产业结构有效平滑单个行业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降低公司经营风险,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公司电力结构多元化,投资建成的电力项目分布于煤电、气电、核电、新能源发电等领域,电力供应占上海地区约三分之一,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公司控股装机容量的 26%;公司投资经营本市天然气高压主干网输气管网,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下属上海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负责东海平湖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公司通过控股、参股方式积极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有利于分散产业结构风险。

在发电机组方面,申能股份投资建成的发电机组大多是 60 万千瓦以上、高参数低能耗的大型发电机组,技术指标、节能环保指标等居于行业领先地位。外高桥三发电两台 100 万千瓦机组和外高桥二发电两台 90万千瓦机组技术优势突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平山二期”135 万千瓦国家示范工程项目,相关参数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临港燃机、崇明发电、奉贤热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气耗低、效率高。公司称,高参数、低能耗的机组性能优势,对提高电网调峰能力、优化城市电源结构、增强电网安全运行及节能减排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电力已经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2022年,公司煤电业务营业收入为132.14亿元,毛利率为0.04%。气电、风电、光伏发电业务收入分别为44.92亿元、26.32亿元、8.0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3.67%、56.72%、53.2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