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斑亞馬,備受全世矚目的2023屆NBA新科狀元,比賽一場未打就敢和"小甜甜"布蘭妮發生衝突,終於在夏季聯賽亮相,打響了登陸NBA的處子秀。

兩場比賽,一場面對黃蜂,文斑亞馬全場僅得9分,8籃板,並貢獻隔扣背景板一次;第二場面對開拓者,至少在數據上,文斑亞馬兌現了天賦,全場27分,12籃板,並在決勝時刻差點率隊力挽狂瀾逆轉比賽。兩場比賽挺具有代表性的,充分展現了這名新科狀元的優缺點,沒有人可以質疑文斑亞馬的天賦,但在天賦的其他方面,比如技術上的,比如比賽理解層面上的,力量對抗上的,文斑亞馬目前處於夏聯都打不明白的水平,完全不是NBA級別的。

凡是隻需要靠身高和靈活性解決的簡單事情,文斑亞馬這兩場比賽的發揮都驚爲天人。他能毫不費力地扇飛矮個子們的三分投籃,他能留在底線,給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攻框手們送上一次次熱辣的封蓋,他也能在空中連續點搶前場籃板,順便將球傳給兩秒鐘後起飛的自己,自導自演了一出空中接力。2米21的恐怖身高,鋒線般的靈活性和橫移速度,天賦就是文斑亞馬最好的即戰力,讓他可以穩住比賽的下限。

但文斑亞馬之所以被吹成現在這個熱度,難道恰恰不正是因爲,在球迷們對他的印象裏,他不只是一位只有天賦的"莽漢糙哥",他還是一位能像杜蘭特一樣,做出各種絲滑跳投動作的技術型內線麼?所以,集錦是很會騙人的,他只能反應一名球員的高光時刻,代表這名球員未來發展的上限,甚至是不可觸及的上限,至於球員的真實水平,只有縱觀全場比賽纔可一知。看完文斑亞馬兩場完整正式比賽後,球迷們對於他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可以消停了,他目前的真實水平,充其量只稱得上是一塊璞玉,和超巨,和球星,甚至和一名合格的首發NBA球員,都沒有半點的關係。

事實上,文斑亞馬在法甲聯賽的三分命中率也不足三成,大樣本下科學的數據統計告訴我們,雖然文斑亞馬在集錦裏經常扔進三分球,但這些三分球是瞎貓碰到死耗子,"懵"進去的,雖然文斑亞馬有絲滑流暢的投籃機制,但三分球卻完全不是他的拿手武器,距離一名合格的空間射手,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文斑亞馬這兩場的投射問題,還不只是不準那麼簡單,是"又菜又愛投"的問題,甚至還喜歡秀一些高難度的花活,比如後撤步三分,比如在三分線外騎馬射箭。這些整活可都是不合理的誤攻啊,對整支球隊來說,這是一種輕率,對於他身邊的隊友來說,這是一種不負責任。夏季聯賽沒有成績壓力,文斑亞馬還有體毛哨護體,這些不合理的三分出手能造到犯規,投了也就投了,但在常規賽,治軍嚴謹的馬刺,還會允許文斑亞馬扔這麼多三分球麼?

不讓文斑亞馬投籃,文斑亞馬其他方面還能做什麼呢?他現在身體太過單薄纖瘦,一丁點對抗力量都沒有,在內線低位的力量角逐中不佔任何優勢,無法像傳統內線那樣背身單打。缺乏力量還影響了文斑亞馬的突破成功率,他雖然有速度和靈活性,能夠過人,但在突破到最後,被籃下護框球員一撞就飛,嚴重影響了他的終結效率。文斑亞馬這兩場進攻不是沒有出彩的地方,他在無對抗的情況下,在罰球線策應破聯防方面做得很好,但球迷們對於一名天賦異稟狀元的期待,肯定不會只滿足於打"潔癖籃球"。

馬刺是一支有體系,擅於揚長避短髮揮球員特點的球隊。夏聯第一場,文斑亞馬持球效果非常糟糕,到了第二場,馬刺就讓文斑亞馬打更多無球,作爲一名進攻配角來使用他。但這又出現了新的問題,一名內線打無球,不可避免地要參與擋拆,要爲隊友做很多掩護,自己要做很多衝刺下順。但文斑亞馬一是身材太過纖瘦,爲隊友做掩護卻根本擋不住人,二是沒有力量作爲輔助的無球下順,根本沒有衝擊力可言,對於開拓者防線毫無威脅,人家只要給文斑亞馬輕輕上個對抗力量,就能把馬刺一套組合拳徹底防死。

文斑亞馬的進攻遠未達到球迷的預期,至於他的防守,兩場夏聯有亮點,但需要進步的地方還有很多。需要球迷注意的是,馬刺爲了給文斑亞馬減輕對抗負擔,兩場比賽都沒有將文斑亞馬視作護框五號位,而是將他擺在遠離籃筐的四號位上。夏季聯賽沒啥有實力的鋒線,文斑亞馬防小的效果很不錯,但既然無法兌現護框價值,文斑亞馬這2米21的身高究竟有何用?打四號位本身和護框並不衝突,但需要球員本身有極好的協防意識,而文斑亞馬兩場比賽大部分時候是缺乏這意識的,他就是死死盯住對手那個矮個鋒線,導致自己經常性不在護框位置上,讓自己的身高純粹成爲一個擺設。

經過兩場夏季聯賽,球迷們應該認清現實了,現在的選秀狀元和20年前根本不是一回事,文斑亞馬不是鄧肯和大衛·羅賓遜,他完全沒有那麼高的成熟度,不是什麼即戰力,他需要時間慢慢增肌,磨練技術,提高意識,至於他能不能兌現天賦,達到球迷期待,那是一個聽天命的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