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晚間,七家上市公司同時宣佈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事由均爲“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本週累計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數量飆升至9家。

七家上市公司分別爲興源環境(300266)、太和水(605081)、上海鳳凰(600679)、首開股份(600376)、*ST日海(002313)、東方園林(002310)以及中國重工(601989)。七家公司均表示,公司是在7月12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且調查對象均僅限上市公司,不涉及高管股東

七家公司被立案調查的事由整齊劃一,均爲“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七家公司一致表示,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相關調查工作,並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同時,七家公司均強調,目前公司各項經營活動正常開展。

從歷史表現來看,以上被立案的上市公司中,整體紀律性表現較佳。不過,部分上市公司近期確實受到了監管方的關注,主要與財務報告披露內容有關。必須強調的是,下文提及上市公司近期發生的紀律性事項,僅做參考,並不意味着與本次立案調查有關。

七家公司中,僅有興源環境近些年來頻頻被監管部門關注。興源環境自我統計,最近五年有7項被證券監管部門和交易所處罰或採取監管措施的情況,監管部門主要爲深交所以及浙江證監局。最嚴格的監管措施發生在去年8月,因公司2021年度業績預告與年度報告披露的經審計淨利潤相比,存在較大差異且盈虧性質發生變化,深交所決定對公司通報批評。

上海鳳凰昨日公告收到證監會上海監管局《警示函》,涉及上市公司以及包括時任董事長周永超在內的多名高管。警示函指出,上海鳳凰歷史上存在合併報表日基準選定錯誤、商譽減值測試過程存在會計差錯、臨時報告及定期報告中委託貨款展期情況披露存在錯誤等情況。

太和水也在昨日公告,收到上海監管局責令改正措施決定及相關人員收到上海監管局警示函。上海監管局指出,2017年至2018年,太和水承做撫州市夢湖及鳳崗河水生態治理項目,並於2017、2018年陸續確認撫州項目全部收入。經查,撫州項目部分水域未完成最終治理,太和水存在虛增2018年度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的情形,導致招股說明書信息披露存在不真實、不準確的情形。

5月底,東方園林原實際控制人何巧女、唐凱曾遭深交所通報批評,因公司內部管理及往來賬務處理不規範等原因,形成何巧女、唐凱對公司的非經營性資金佔用,2019年,兩人佔用金額爲1.25億元

首開股份*ST日海則在近期收到來自交易所的工作函/問詢函,主題主要圍繞兩家公司的財報展開。

其中上交所對首開股份的問詢主要問詢,主要關注公司實際業績與預告業績存在大幅差異的原因,近兩年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的合理性和充分性等等,首開股份已就該工作函披露回函。

深交所對*ST日海的問詢則關注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經營業績未能如期改善的原因;新增資產減值跡象在以前年度是否已經出現、以前年度計提的減值準備是否充分等。目前*ST日海對該問詢函的回覆仍處於延期中。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