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證券報

轉眼,2023年已過去一半,年內剩餘投資交易時間不足半年,下半年投資該如何圓滿落幕?

近日,博時基金、招商基金、銀華基金等多家頭部公募基金公司陸續舉辦2023年中期策略會,探討在當前市場震盪之際,下半年如何找準投資方向,爲下半年投資策略交上“計劃書”。

上半年市場表現受關注

回顧過往市場表現往往是各大公募基金公司策略會的“餐前小菜”。近日在多場公募基金公司策略會上,上半年投資難、賺錢效應差等市場表現成爲受關注的議題。對此,有不少基金經理分析了背後原因。

博時基金董事總經理、權益投研一體化總監、基金經理曾鵬在日前舉辦的博時基金25週年高質量發展論壇暨2023年中期投資策略會上表示:“說到今年的投資難是什麼概念,就是市場看着很熱鬧,但漲得多的不敢追,在底部的發現還有坑。”

他表示,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從內部的收益率來看,方差非常大。這說明市場在發生重大變化,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機會內部差異巨大。

近年來業績頗爲突出的基金經理硃紅裕在7月10日舉辦的招商基金2023年中投資策略會上表示,市場開始出現交易衰退,企業盈利出現回落,背後實際上是有周期的力量以及經濟復甦節奏的影響。

前海開源基金基金經理崔宸龍近日在談及上半年市場震盪時認爲,客觀回顧今年上半年的市場行情,震盪其實有跡可循,是符合市場規律的。他認爲,上半年國內整個經濟不是強復甦的狀態,需要更長的時間進行恢復。

樂觀看待下半年投資機會

近期,A股市場震盪調整,7月12日收盤,三大指數均有所下跌,上證指數跌破3200點。中國證券報記者在採訪調研中發現,對於近期持續頗久的震盪調整,不少公募投資人士表示持觀望態度,“等待後續政策情況”成爲部分投資人士的主要關注點。

不過,在近日舉辦的幾場頭部公募公司中期策略會上,頭部募公司旗下多位基金經理均對下半年投資表達了樂觀看法。

博時基金總經理高陽認爲,隨着各項宏觀數據呈現回升態勢,後續“穩增長”政策將借勢發力,2023年第三季度有望成爲A股本輪盈利的新起點,盈利端對A股構成向上指引。後續權益市場有望迎來盈利改善和估值端逐步修復的機會,在存款利率下行的大趨勢中,權益資產的吸引力將持續增強。

曾鵬認爲,預計下半年的貨幣政策是持續寬鬆的,利率下行趨勢仍將演繹,可以看到宏觀格局是經濟弱復甦同時疊加流動性復甦,有益於權益市場修復。下半年整體的趨勢機會將好於上半年。

硃紅裕認爲,股票市場在未來的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裏具備較高的吸引力。極致風格有可能會收斂,未來首先要關注我國經濟本身的庫存週期。現在市場基本進入庫存週期的末尾階段。如果庫存週期在三季度中後期能逐漸建立,很多行業特別是中下游行業的產能利用率、開工率會逐漸上升,產業相關的週轉率以及就業情況將逐漸改善。

銀華基金均衡穩健投資部負責人王海峯在7月11日舉辦的中期策略會上表示:“從歷史週期的角度來看,絕大多數行業、公司還是處於從景氣度的底部逐步向上攀爬的階段。”他表示,最差的時候已經過去,今年或是新一輪市場向上的起點。

市場有望“百花齊放”

談及對下半年各行業投資的看法,不少基金經理認爲,市場有望迎來“多點開花”的新局面。

曾鵬認爲,下半年市場投資有望從“一枝獨秀”逐漸演變爲“多點開花”——從單一的估值驅動,逐漸衍生爲業績和估值都驅動的環節,投資的機會將更多。隨着工業企業的修復,白酒行業的估值將修復;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靜默投資的新階段,將從過去強調需求爲核心轉移到供給爲核心;光伏行業依然是週期成長股,要看到下游新的投資機會出現;科技行業是貫穿全年的主旋律,現在處於創新的起點,週期的低點,機會層出不窮。

王海峯認爲,從結構性的角度,2023年下半年是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市場,未來絕大部分行業、寬基指數或都有上漲空間。金融、週期、消費、科技成長四大板塊或都有不錯的機會

前海開源基金基金經理楊德龍近日提出,下半年市場風格可能會發生切換,市場的賺錢效應或將進一步擴散。市場風格將從炒題材轉向炒業績,業績優良的新能源、消費等優質龍頭股可能會迎來比較好的機會。

硃紅裕則談及對地產、動力電池、家電、化工、電子器件等多個子行業下半年投資的看法。他表示,以家用電器和食品飲料爲例,可以看到,在過去的一兩年時間裏,相關公司並沒有明顯的資本開支,也沒有明顯的產能投放,如果這些行業的下游需求得到恢復的話,有可能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疊加近年來家庭結構越來越小等新變化,相關家庭消費的“天花板”也將得到提升。

銀華基金業務副總經理、基金經理李曉星則在中期策略會上表達了對下半年新能源板塊投資的信心。他表示,上半年新能源已經逐步下跌至被低估的區間,這在景氣度依然持續上行的板塊中非常少見。相關優質上市公司將有明顯的投資機會。

編輯:張祉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