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於712日發佈《2023年上半年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情況通報》。

上半年,交易商協會依規對34家機構啓動自律調查,作出自律處分68家(人)次,涉及16家發行人、7家主承銷商、6家交易類機構、2家投資人、1家會計師事務所、1家ABN發行載體管理機構以及35位責任人。

根據通報,上半年,共有33家各類市場機構受到自律處分,較上年同期增加17家。其中涉及銀行、證券公司、信託公司、保險公司等多類型的金融機構共16佔據了“半壁江山”

從關注環節來看上半年的懲處聚焦債券發行環節以及二級交易的合規性。上半年,6家主承銷商因低價包銷、擠佔投資人正常投標等違規行爲受到通報批評、警告等自律處分;7家機構或個人因參與違規代持交易、在不同賬戶之間違規調節債券持倉等違規情形受到誡勉談話至嚴重警告的自律處分;3家機構因參與發行“返費”、干涉發行利率被處分。

值得一提的是城投企業成爲了交易商協會的重點“關照對象”上半年交易商協會持續關注城投企業、違約企業等主體違規行爲。

具體來看,上半年,交易商協會對8家城投企業土地資產不真實、發行環節“返費”、募集資金用途變更未合規披露等違規行爲進行處分。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便是“城投新四大網紅”之一的柳州的部分城投企業2023年開始,柳州市已有柳州龍建、柳州軌交、柳州東投3城投公司被交易商協會進行自律處分。

柳州東投“21柳州東投MTN001”等5期債務融資工具部分募集資金用途變更未合規披露,涉及金額共計26.82億元柳州軌交柳州龍建因土地涉及財務處理不及時,發行文件、定期報告信息披露不真實,土地註銷事項信息披露不及時及部分債務融資工具募集資金未按約定使用等原因被懲處

除了柳州的部分城投企業,十堰國資、寧鄉城投四平城投等城投企業也因募集資金未按約定用途使用及未提前披露募集資金用途變更公告等違規行爲被處罰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商協會在上半年圍繞城投企業完善了全鏈條監管對結構化發債和發行返費行爲實施了嚴厲打擊

吉林銀行和億聯銀行作爲四平城投相關債務融資工具的投資人,爲達到預期投資收益,在債務融資工具票面利率之外,吉林銀行以“資金監管賬戶費”的名目收取四平城投提供的其他費用,億聯銀行則另行收取四平城投提供的收益補差款兩家銀行在上半年也均被處罰

同時交易商協會上半年繼續關注城投企業“違約背後的違規”,6家違約企業因定期報告、重大事項等信息披露違規受到處分。郴州市百福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開封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作爲發行人,均因在債務融資工具存續期間未及時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財務報表被處罰。

根據通報,下一步,交易商協會將在依規開展自律懲戒工作的同時,不斷完善自律處分工作機制,系統修訂《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等基礎性制度,常態化實踐處分回訪機制,更好實現嚴管與厚愛的有機結合,不斷提升自律懲戒促進市場合規發展的成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