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方製藥申報上交所主板IPO,公司從事外用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均爲仿製藥、非處方藥,第一大產品爲治療便祕的開塞露。公司前身上海運佳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8月,2021年12月整體變更爲股份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小方製藥曾一度接近被納入港股上市企業遠大醫藥麾下。2018年6月,遠大醫藥發佈公告,擬15.5億元人民幣收購上海運佳黃浦製藥有限公司100%股權,不過後續該交易終止。彼時,遠大醫藥公告顯示,目標公司亦是一個知名非處方藥品牌,明星產品“信龍”牌開塞露於2017年佔據中國市場的市場份額約48%,其中銷售額的90%來自零售市場。目標公司經營收益及利潤近年來保持穏定增長。2017年營收總額爲2.88億元,相較於2016年的2.63億元,同比增長約爲9.5%。2017年淨利潤爲1.18億元,淨資產2.66億元。

而對比此前的公告發現,近年來,小方製藥主要產品“信龍”牌開塞露市場佔有率已經大幅下降。公司此次發佈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20年小方製藥開塞露國內市場佔有率17.57%、2022年爲16.42%。對此小方製藥招股書稱,公司產品已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和較高的市場認可度,但開塞露市佔率從2017年的48%下降到2022年的16.42%,與前述遠大醫藥公告披露並不相符。

2018年6月,遠大醫藥發佈的公告還顯示,上海運佳黃浦製藥有限公司2017年淨利潤爲1.18億元,淨資產2.66億元。又在主打產品開塞露市場佔有率48%的背景下,遠大醫藥給出了15.5億元的收購價。而2022年小方製藥淨利潤1.67億元,2021年淨利潤1.26億元。上述淨利潤水平僅略高於2017年。

招股書披露,此次IPO小方製藥擬募集資金8.3億元,不低於總股本25%,即公司估值或將超過33.2億元。在主要產品市場佔有率大幅下降,公司淨利潤並未大幅提高的情況下,小方製藥的估值較2018年上漲2.14倍,市場接受度值得拷問。

此外,小方製藥招股書披露還存在自相矛盾之外。公司引用米內網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國內開塞露市場規模約7.677億元、9.08億元和9.83億元。小方製藥市場份額分別爲17.57%、16.06%和 16.42%。由此推算,2020年至2022年,小方製藥開塞露銷售額約爲1.348億元、1.458億元和1.614億元。但招股書又披露,上述年度,小方製藥開塞露銷售額1.97億元、2.04億元和2.31億元,這與對應的市場份額並不一致,小方製藥並未解釋上述差異的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