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宏漢霖後,和鉑醫藥也宣佈要扭虧爲盈了。

繼復宏漢霖後,又有一家港股18A生物藥企也預計半年報要實現盈利了。

7月13日下午,和鉑醫藥(02142.HK)發佈公告稱,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財務表現呈現顯著增長,預期總收入增加並實現扭虧爲盈,降本增效成果顯著。

受此提振,7月14日,和鉑醫藥港股盤中股價漲幅超過20%。

和鉑醫藥預計扭虧爲盈

具體看和鉑醫藥這次業績預告,公司預期上半年總收入約爲4000萬美元,同比增長約44.9%;期內盈利約200至400萬美元,而上年同期爲虧損約7310萬美元。據此,公司預計將實現首次半年度盈利,主要得益於基於創新管線產品合作、創新技術合作推動的收入持續增長及通過運營優化所實現的降本增效。

2022年,和鉑醫藥內部進行了“大刀闊斧”改革,一邊是砍掉一些研發管線、出售工廠,另一邊是發展醫藥研發外包業務。2022年12月,公司也將整體業務劃分爲Harbour Therapeutics與Nona Biosciences(諾納生物)兩大支柱,前者繼續推進公司全球產品管線及創新療法的研發,後者依託公司的平臺技術及專業積累,爲客戶提供Ito I(Idea to IND)一站式臨牀前解決方案。

彼時,和鉑醫藥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勁松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公司在進行戰略轉型過程中,一方面,要繼續加碼打造自身的技術平臺,推出全球市場有競爭力的產品管線;另外一方面,依託已成立的諾納生物,進一步提高價值轉化,並將其更快速地應用到新藥開發中,同時吸納更多的合作方,撬動更多的資源,推動公司業務發展。

這次扭虧爲盈,上述兩大支柱業績均貢獻了業績。公司表示,今年,包括巴託利單抗和HBM7008在內的Harbour Therapeutics創新產品的授權與合作,爲公司帶來了可觀的收益。目前,公司已有多個自研管線在達成區域/全球商業合作的基礎上加速開發。通過廣泛的全球合作,公司管線價值及研發能力正在持續獲得行業驗證及認可。另外,公司全資子公司諾納生物在上半年實現業務迅速擴張,收入大幅增加。

18A生物藥企盈利潮要來了?

2018年港交所推出了第18A章上市規則,允許未有收入、未有利潤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不過,通過18A規則上市的生物藥企,目前能夠實現盈利的生物藥企仍寥寥無幾。

2021年,得益於新冠疫苗大賣,康希諾生物(06185.HK)首次實現歸母淨利潤19.14億元。但隨着新冠疫情減弱、新冠疫苗接種放緩,康希諾生物業績又回到虧損局面,如2023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虧損1.4億元。

此次在和鉑醫藥宣佈扭虧爲盈前,今年7月3日,復宏漢霖(02696.HK)也發佈了今年上半年業績將實現首次扭虧爲盈消息,引發市場關注,公司預期報告期內將錄得利潤約人民幣2億元。

最近接連兩家18A生物藥企預計盈利,該板塊的盈利潮真正要來了?

不同於和鉑醫藥依靠對外授權合作、CRO業務實現扭虧,復宏漢霖則要是源於兩款抗癌藥“漢曲優”和“漢斯狀”的銷售收入持續增長及公司精細化管理下的成本控制。兩種扭虧路徑,各有千秋。

當下,國內整個生物醫藥行業還在經歷資本寒冬中,不少企業股價承壓,進一步拖累企業的再融資,而企業的研發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面對這種形勢,2022年以來,一些生物藥企也在加快調整自身的業務,如出售廠房、授權產品對外開發,目的是儲備足夠多的“糧草”過冬。但對於企業而言,如何實現“自我造血”能力,纔是最終出路。

隨着半年報披露,後續是否有更多生物藥企可以扭虧爲盈,值得觀察。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