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甘李藥業發佈2023年半季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淨利潤爲1.2億元到1.6億元,同比將實現扭虧爲盈。

公告中提到,甘李藥業國內銷售收入和國際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均增長,且營業收入增長金額高於營業成本增長金額,這是公司扭虧爲盈的主要原因。

當天,甘李藥業開盤漲0.49,盤中走低後又迅猛拉昇,截至收盤,報41.45元/股,漲幅爲1.59%。

甘李藥業於2020年上市,是國內胰島素龍頭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多個胰島素類似物和人胰島素品種,產品覆蓋長效、速效、預混三個胰島素功能細分市場其中明星產品長秀霖®的面世使得我國成爲世界上少數能進行胰島素類似物產業化生產的國家之一。同時,公司產品覆蓋相關醫療器械領域,包括可重複使用的胰島素注射筆(秀霖筆®)和一次性使用注射筆用針頭(秀霖針®)等。

就數據來看,2022年之前,甘李藥業可以稱得上順風順水,不論是營收還是利潤都節節攀高。但在2022年,其盈收均遭遇斷崖式下滑。

一切需要追溯到2021年,包括甘李藥業在內的胰島素企業都遭到了集採的影響。2021年,以胰島素爲採購對象的第六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11月26日在上海開標,併產生擬中選結果。本次集採涵蓋臨牀常用的二代和三代胰島素共16個通用名品種,擬中選產品平均降價48%。

甘李藥業的6個產品及相關品規均中標並中選A類,意味着甘李藥業的產品降價幅度更大,短期而言,企業的營收面臨更大的挑戰。2022年,甘李藥業的營收爲17.12億元,淨虧損爲4.395億元。

同爲胰島素龍頭的通化東寶相較甘李藥業的情況雖然略好,但很明顯也受到了影響。在此次集採中,通化東寶中標的5款產品均以B組中標,產品平均降幅約41%。

2022年,通化東寶實現營業收入27.75億元,同比減少15.09%;實現歸母淨利潤15.89億元,同比增長21.46%;實現扣非淨利潤8.46億元,同比減少23.45%。

但兩家公司還面臨一個同樣的風險——產品結構單一,這也是集採對以上兩家公司造成如此大影響的原因之一。

甘李藥業和通化東寶的營收高度依賴生物製品。2022年,甘李藥業生物製品的營收爲14.85億元,佔總營收的86.74%,較去年同期暴跌57.29%,直接導致總營收下降52.6%。通化東寶2022年生物製品的營收爲23.31億元,佔總營收的83.9%。

當年在上市時,甘李藥業在招股書中就曾提到這個問題,專注於糖尿病治療領域使具有顯著的產品技術優勢,但也面臨產品結構單一的風險。一旦由於替代產品的出現導致市場對胰島素製劑的需求大幅減少,或者由於競爭對手類似產品或新一代產品的推出導致公司現有主要產品競爭優勢喪失

爲了減輕致命缺陷帶來的危害,甘李藥業的藥物研發拓展到了腫瘤領域,在自身免疫類、腫瘤類等藥物研發領域均佈局了研發管線。目前,CDK4/6抑制劑GLR2007和CDK4/6抑制劑GLR2007均處於一期臨牀階段。

而通化東寶則將目光投向了內分泌,已將治療領域由糖尿病拓寬至痛風/高尿酸血癥治療領域。同時不斷探索佈局擁有降糖、減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多適應症且具有高臨牀價值的產品。2022年年報中,通化東寶在研項目包含3款糖尿病治療領域一類新藥、2款痛風/高尿酸血癥治療領域一類新藥以及痛風治療領域化學口服藥物。

值得注意的是,集採使得胰島素國產企業拿到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2021年集採中,甘李藥業最終獲得協議採購量3533.77萬支(基礎量1664.18萬支、獲得分量1869.59萬支),超過2021年度胰島素製劑銷售總量,共計覆蓋醫療機構數量2.1萬多家,其中公司新准入醫療機構近萬家。

根據醫藥魔方胰島素銷量數據,2022年通化東寶人胰島素市場份額提升至40.50%,超越諾和諾德,位列全國第一;甘精胰島素市場份額持續快速增長,2022年提升至約5.90%。2022 年胰島素全系列產品銷量爲7375.78萬支,同比增長14.92%,其中人胰島素製劑銷量同比近雙位數增長,胰島素類似物銷量同比增長超100%。

走過集採帶來的“陣痛”之後,甘李藥業的業績有所回升,在今年一季度已有跡象。一季報顯示,報告期甘李藥業營業收入爲5.5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32億元。其中,公司國內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1.58億元,主要系2022年5月開始執行集採,集採後公司國內製劑價格下降較大所致。集採後,公司國內製劑銷量增長顯著,基本抵消了價格下降對收入的影響。

此外,據公告,今年6月,甘李藥業向美國FDA遞交了賴脯胰島素注射液和門冬胰島素注射液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這兩種藥物的適應症均爲糖尿病,並於近日收到美國FDA的正式受理通知,進入實質審查階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