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財經獲悉,7月14日,中國船舶(600150.SH)公告,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在5億元至6億元之間,同比增加約155.43%至206.51%。預計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在-1.7億元至-7000萬元之間,上年同期爲-6504萬元。

公司表示,報告期內歸母淨利潤大幅增長主要源於公司子公司處置海工平臺產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益及收到政府補助等事項,公司本期非經常性損益金額6.70億元左右,上年同期爲2.61億元。

5月26日晚間,公司發佈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外高橋造船與山東海洋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海運股份擬簽署《有關山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認購協議》,海運股份以非公開發行方式增發股份29.83億股。外高橋造船以47億元認購21.24億股,其中21.24億元計入註冊資本,剩餘25.76億元計入資本公積;山東海洋集團以19億元認購8.59億股,其中8.59億元計入註冊資本,剩餘10.41億元計入資本公積。

據公告介紹,外高橋造船與山東海洋集團旗下的山東海工,於2017年共同投資設立青島匯海對海工平臺進行處置並協議約定,外高橋造船對山東海工旗下的NOF公司的4座海工平臺訂單的應收賬款債權7.13億美元應在海工平臺交付後8年內逐步清償。如NOF公司不能償還全部剩餘債權,外高橋造船有權行使抵押權處置上述海工平臺。

近年來,由於海工裝備市場不景氣,海工平臺租金不高,而其運營成本成倍增長,毛利不足以覆蓋融資成本和海工平臺折舊,導致NOF公司出現連續較大額度虧損。外高橋造船在上述合作協議生效後經評估認爲,鑑於海工平臺未來回款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不能滿足營業收入確認條件,故將該等海工平臺轉入其他非流動資產予以列報,並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此次認購,外高橋造船的出資資金來自於海工平臺債權,即在由山東海洋集團統籌協調爲NOF公司籌集資金向外高橋造船全額支付海工平臺債權的前提下,外高橋造船認購山東海洋集團旗下海運股份發行的股份。

本次投資完成後,外高橋造船可將存在回收風險的海工平臺債權轉換爲山東海洋集團旗下海運股份的股權,持有其34.97%股權,成爲其第二大股東。

中國船舶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產品結構最全的造船旗艦上市公司之一,業務涵蓋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動力業務、機電設備等,主要產品有散貨船、油船、超大型礦砂船、海工船FPSO、海工平臺、柴油機。

2022年中國船舶實現營收595.58億元,同比-0.31%;實現歸母淨利潤1.72億元,同比-19.62%,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27億元,上年同期-8.74億元。2022年營收同比略減,主要系動力業務剝離,中船動力四季度不再並表所致;業績同比下滑,主要系22年計提了郵輪資產減值準備所致。2022年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業務收入499.91億元,毛利率5.91%,同比減少3.08個百分點,主要受關鍵船用配套設備普遍上漲,物流成本和運輸週期大幅增加,船用關重件供應緊張等多種因素影響,處於建造過程中的船舶建造合同預計出現虧損,按公司會計政策計提減值準備共計35.99億元,其中計提兩艘郵輪減值準備合計23.53億元;期內,公司轉讓子公司中船動力集團的控制權,增加淨利潤12.5億元;公司控股子公司廣船國際簽署地塊補償協議,按持股比例確認影響非經常性損益9.7億元。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90.44億元,同比-30.93%;實現歸母淨利潤0.44億元,同比-16.47%,扣非淨利潤-3630.63萬元,同比+32.53%。

山西證券指出,由於船舶服役年限長達15-20年,自上次2000年以來的造船週期後,行業多年處於底部,據Clarksons數據,2022年全球活躍船廠已下降至373家,較2008年高點同比下降超63%,全球產能已經經過一次出清,頭部企業產能聚集效應加強。隨着新船訂單量的大幅增長,船配企業產能短時間難以快速提升,產品價格上漲、供貨延期現象較爲普遍,關鍵配套設備存在1-6個月到貨延期。2023年1-3月,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佔世界總量的43.5%、62.9%和50.8%,均爲世界第一。公司作爲我國造船業龍頭央企,將充分受益週期景氣,產能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增加業績確定性。

本文首發於泡財經風口解讀專題,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