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財經獲悉,7月14日,A股人工智能板塊活躍,久遠銀海(002777.SZ)漲停。

消息面上,2023年7月13日,國家網信辦聯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自8月15日起施行。此次《辦法》對4月發佈的徵求意見稿從安全和發展兩條主線進行了優化,一方面細化監管促進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發展,另一方面針對現存算力和數據等發展問題提出具體有效措施,體現了國家當前在人工智能領域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促進創新和依法治理相結合的原則。

中信證券認爲,辦法的出臺體現了國家當前在人工智能領域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促進創新和依法治理相結合的原則。相關政策措施利好行業發展,AI產業鏈有望加速升級,建議關注AI產業鏈投資機會。

據中信證券,此次《辦法》明確提出鼓勵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各領域的創新應用,生成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優質內容,探索優化應用場景,構建應用生態體系。相關政策落地有望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與行業不斷融合,產業生態建設將不斷加速,大模型有望革新各行業的內容生成與交互方式,基於大模型+文本&代碼&對話&翻譯&圖像&視頻,有望加速在C/B/G端的應用落地。

久遠銀海的主營業務是醫療醫保、數字政務、智慧城市三大戰略方向,面向政府部門以及行業生態主體,圍繞醫療保障、醫療健康、價值醫療,以及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住房金融、民政、工會、市場監管、退役軍人事務、人大政協、智慧城市等領域,以信息化、大數據應用和雲服務。

據久遠銀海5月30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在AI方面,公司正在研發基於醫學NLP的病歷內涵質控、專科CDSS、智能導診、醫保AI反欺詐等行業AI產品,促進鄉村醫療衛生機構的建設。

2022年,久遠銀海業績承壓,實現營業收入12.83億元,同比下降1.7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4億元,同比下降15.7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7億元,同比下降16.24%。據悉,報告期內,受經濟波動等多重因素影響,公司項目實施及驗收週期延長,相應實施成本增加,特別是第四季度經營業績受到較大影響,導致全年營業收入和利潤較上年下降。

2023年第一季度,其實現營業收入1.88億元,同比增長25.9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74.91萬元,同比增長6.2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418.33萬元,同比下降1.22%。

本文首發於泡財經風口解讀專題,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