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在港股市場“鬱郁不得志”的IMAX中國(01970)最終作出了私有化的決定。

溢價近4成提私有化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IMAX中國於7月13日發佈公告稱,IMAX CHINA及要約人IMAX Corporation聯合公告,於2023年7月13日,要約人就建議根據公司法第86條以協議安排方式將公司私有化,請求董事會向計劃股東提呈建議。以計劃生效爲前提,全部計劃股份將予以註銷,以就每股計劃股份換取現金10.00港元。

IMAX Barbados(要約人的全資附屬公司)擁有權益的股份將不會構成計劃股份的一部分,亦不會被註銷。於計劃生效後,IMAX Barbados及要約人將分別擁有公司約71.63%及28.37%的股份,而且股份於聯交所的上市地位將同時被撤銷。

10.00港元的要約價較股份於2023年7月10日(即最後完整交易日)於聯交所所報收市價每股股份7.1700港元溢價約39.47%。

於計劃生效後,所有計劃股份將被註銷,計劃股份的股票其後將不再具有所有權文件或憑證的效力。公司將緊隨計劃生效後根據上市規則第6.15條向聯交所申請撤銷股份於聯交所的上市地位。

公告還顯示,在遵守收購守則規定的情況下,倘任何條件於最後截止日期或之前並未達成或未獲豁免(如適用),則建議及計劃將告失效。倘計劃未獲批准或建議因其他原因而失效,則股份於聯交所的上市地位將不會被撤銷,而且由於股份激勵建議須待計劃生效後方可作實,故股份激勵建議將告失效。

上市於中國電影“黃金時代”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IMAX中國於2015年10月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回顧公司的上市歷程,可謂踏準了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黃金時代”。

藝恩諮詢數據顯示,在IMAX中國上市前的2010-2014年,國內票房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0.7%,遠高於同期美國票房-0.5%的增長率及全球票房4.2%的增長率。中國一躍成爲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2010年,國內只有6256塊銀幕,而到2014年銀幕數達到24317塊,年複合增長率爲40.4%。隨着國內銀幕數量的增長,觀影人次呈現出爆發性增長,從2010年的2.86億人次增加至2014年8.3億人次,年複合增長率爲30.5%。

儘管彼時的中國電影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但每十萬人銀幕數量僅有1.8塊,遠低於北美每十萬人接近15塊銀幕。與此同時,中國銀幕分佈也不均衡。2014年,三、四線城市以85.2%的人口占比,僅創造了53.6%的電影票房。隨着“小鎮青年”的快速崛起,下沉市場爲電影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增長潛力。

在那個觀影需求快速擴容的時代,IMAX中國以其技術優勢,積累了較高的競爭壁壘。在當時,IMAX是業界唯一一家做端到端解決方案的公司。“端到端”是指在電影院一端,IMAX影像、影響效果、影廳的幾何設計等都必須按照IMAX的專利標準設立,確保觀衆在影廳中能夠得到最身臨其境的體驗;在內容一端,任何要做IMAX格式的電影,在內容上必須經過公司的加強處理,包括用IMAX研發的特有攝影機進行拍攝,以及使用公司獨有的數字原底翻版技術進行後期製作和加強。公司不僅會參與到電影的早期製作中,還擁有強大的實時監控設備確保觀影質量。

以上要素均使得IMAX中國一上市就成爲港股市場的“香餑餑”,公司上市當年,股價就實現了超過8成漲幅,最高上攻至58.2港元。當諸多投資者憧憬在港股上市是IMAX中國全新的開局之時,誰承想那已然是她的巔峯。

業績疲軟,股價最大跌幅超9成

2022年11月,IMAX中國的股價一度下探至3.883港元,較歷史最高點跌幅超過93%。2023年7月14日,IMAX中國股價報收於9.51港元,較歷史高點仍有83.7%的跌幅。

究其原因是IMAX中國在業績上,沒有兌現高增長預期。2015年,公司實現營收1.11億美元,到2021年仍只實現1.13億元的營收體量。這7年中,IMAX中國,營收高點出現在2017年,數值爲1.26億美元。利潤方面,2015年,公司歸屬股東應占淨利潤爲虧損1.84億美元,2021年爲盈利0.47億美元,期間盈利高點仍然是2017年的0.52億美元。

時至2022年,在疫情的衝擊下,IMAX中國實現收入7333萬美元,同比下降35%;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1075.8萬美元,同比下降71.9%。公司在財報中表示,2022年有接近一半的IMAX中國網絡須於大流行高峯期暫時關閉,包括上海跟北京等主要市場於第二季度大部分時間及全國多地於11月需要暫停營業。

影業復甦在即,私有化好時機?

在IMAX中國業績表現低迷之時,投資者紛紛拋售股票,爲公司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私有化創造了條件。但需要注意的是,如若中國電影行業從“低谷”中恢復元氣,IMAX中國是否具備長期投資價值,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也是IMAX中國能否順利私有化的關鍵要素之一。

據智通財經APP觀察,中國電影市場最大的確定是,目前仍然是全球規模領先的市場,消費者的觀影需求旺盛。

根據貓眼研究院《傳媒行業:2022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報告,2021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銀幕總數突破8萬塊,高居全球第一。2022年,全球營銷總數繼續穩步增長至12123家。

進入2023年,消費呈現復甦態勢,電影行業也在堅實的基本盤之下快速恢復元氣。根據藝恩報告,2023上半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達到262.7億,同比增長52.9%;上半年影院放映場次達6286萬場,同比增長22.4%,基本回到了2021年同期水平;上半年上映影片數量較2022年同期增加81部,與2021年持平,其中國產片數量增長50.0%,進口片數量增長66.7%;

方正證券研究報告顯示,全國暑期檔票房持續改善。截止7月9日,全國暑期檔總票房(含預售)已突破70億元。其中, 6月1日-7月9日全國總票房(含服務費)達 69.42 億元,相比2019年同期增長23.3%。方正證券表示,自端午檔以來,影院信心持續增強,繼續看好後續國慶檔趨勢,年內電影市場有望強勁復甦。

營商環境向好的背景下,IMAX中國的經營基本面也有望實現新的突破。IMAX中國財報顯示,2020年以來,公司持續加碼渠道擴張。2020年,公司將業務網絡擴大至200多個城市的745家影院,滲透率達1.2%,同比上升20個基點。2021年,公司繼續將業務網絡持續擴展至783個銀幕,加上215個未完成影院合約量,已接近1000個影院裏程碑。

截至2022年12月31日,IMAX中國的大中華網絡遍佈210多個城市共794家影院;未完成影院合約量爲204個系統,其中42個爲全面收入分成安排、93個爲混合收入分成安排以及69個爲銷售及銷售類租賃安排的系統。因此,大中華的訂約IMAX影院總數爲998家。2022年,公司完成了20個影院系統簽約量。

在內容端,2022年上映的IMAX電影《阿凡達2》的全球票房達到了23.16億美元(約157億元人民幣),高居全球票房榜第三名。2023年已經或計劃在中國上映的好萊塢影片包括《速度與激情》、《變形金剛》、《碟中諜》、《海王》、《銀河護衛隊3》系列電影的最新一部。IMAX中國表示,隨着越來越多高質量及大製作的好萊塢及華語大片湧入市場,消費者選擇在IMAX觀影體驗。2023年,公司將推出內容更強、更多樣化的片單,包括《長空之王》、《保你平安》以及《封神三部曲》的第一部等。

優質內容+渠道擴張雙輪驅動,IMAX中國未來業績有望回暖。信達國際曾在研報中表示,市場預期公司2022-2024年度收入及經調整利潤年複合增長34%/1.1x,當中2023年度經調整利潤回升至近2019年度水平,隨着行業景氣度有望回暖,估值可獲重估的機會。信達國際給予IMAX中國推薦評級,目標價爲9.5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信達國際給予IMAX中國9.5港元的目標價,與公司7月14日的收盤價相仿。若市場認可9.5港爲IMAX中國的合理估值,那麼公司以要約價每股10港元私有化,是否是一個特別有吸引力的價格便值得商榷。

“樹葉的離開,是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假使IMAX中國私有化成功,會不會爲熱衷於電影產業投資的港股投資者帶來些許失落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