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佳琳

“辦信用卡,每人最高送600元物業費。”在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某小區,銀行信用卡營銷海報張貼在各樓門口。隨着花唄、京東白條等產品出現,各家銀行正使出渾身解數搶佔市場份額。但在市場競爭加劇以及業績指標重壓之下,信用卡業務成爲銀行投訴的“重災區”。

專家表示,銀行應加強精細化營銷,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實現有效觸達客戶並提升客戶黏性,實現信用卡業務的良性發展。

開卡任務壓力大

“小區業主每辦一張信用卡,就贈送100元物業費,每人最多可辦6張信用卡,半年後可註銷。”看到樓棟門口張貼的銀行營銷海報,丹東市元寶區某小區業主張彭(化名)對此頗爲心動,她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準備先辦滿6張卡,抵600元物業費後再直接註銷。”

記者諮詢業務人員杜經理瞭解到,此次活動覆蓋華夏銀行光大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盛京銀行和廣發銀行。業主須是銀行新戶,在每家銀行只能辦理1張信用卡。“相當於我們將部分提成拿出來補貼,其他再由銀行來出。我是銀行信用卡中心的,每月績效指標是40張卡,客戶6個月以內註銷會扣我們錢。但內部有獎勵機制,開卡數量越多,我們到手的獎金也越多。”杜經理告訴記者。 

銀行花式攬客的背後,是員工繁重的開卡指標。“我們現在有90張開卡任務,每週末到各大商場宣傳推廣,開卡禮物是藍牙耳機或者玩偶。”在北京薈聚購物中心,中信銀行的營銷人員向記者表示。

投訴量居高不下

市場競爭加劇,業績指標重壓,亂象滋生,信用卡業務成爲銀行投訴的“重災區”。《關於2023年第一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32142件,佔投訴總量的30.6%。在涉及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投訴中,信用卡業務投訴19132件,佔股份制商業銀行投訴總量的65.9%。 

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發現,當前持卡人對於信用卡業務的投訴主要集中在誘導自動分期、年費宣傳不透明、無故降額、私自扣款以及註銷信用卡難等問題上。 

“本月申請分期還款,可享限時2.6折利息優惠。”收到某股份行短信和客服人員的推銷電話後,北京上班族王麗選擇將16398元的季度房租分成18期支付。但在還款時發現,這筆賬單的總利息仍高達522元。王麗告訴記者:“辦分期的時候,銀行都說單期分期利率,所以沒感覺有這麼多。看到實際賬單,問過客服後才知道,優惠後的折算年利率將近4%,優惠前的折算年利率將近15%。”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信用卡頻繁被投訴的背後,可能與“代理投訴”這一灰色產業有關。記者在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上搜索發現,有債務顧問團隊宣稱自己能幫助逾期的借款人減免甚至免除債務,誘導借款人購買“反催收”課程或交納服務費,服務費通常在“維權”前繳納,無論後面的操作成功與否,部分服務費不會再退還。 

記者以借款人的身份諮詢某債務顧問張單(化名)瞭解到,張單所在的機構主要通過與金融機構協商談判,幫借款人減免高額息費、延期付款。“大部分客戶可以做到24-36期超低息分期,甚至免息分期。我們是全託模式的債務規劃,也就是收取服務費後,全權爲您處理債務。操作期間您不用分心干預,直到對方平臺給出合理還款方案後,我司專員給您彙報,待您確定生效。” 

“經辦費是欠款金額的5%+50元綜合損耗費,如果談判失敗扣除部分費用。”當被問及成功率時,張單表示談判期間只要借款人不中間參與、干擾、查詢,不截留回訪電話及談判進度,成功率是99%。對此,業內人士提醒,若借款人因聽信此類機構的說辭拖延還款,反而會因爲長期未能按時還款承擔金融機構逾期滯納金及罰息,倘若留下徵信污點,會影響日後車貸、房貸的申請,嚴重時可能會成爲“失信被執行人”。

銀行持續整改

2022年7月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下稱“信用卡新規”),從信用卡的息費收取及信息披露、嚴格控制睡眠信用卡佔比、全面加強信用卡分期業務規範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信用卡新規落地已滿一年,銀行整改也初見成效。 

針對分期業務,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等多家銀行公告稱,調整旗下信用卡分期業務,部分銀行下線自動分期功能。在優化息費展示形式方面,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發佈公告將“分期手續費”調整爲“分期利息”。

對於資金流向問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廣發銀行等多家銀行作出相關業務調整,嚴格限制信用卡資金流入房地產、資本市場等領域。浦發銀行、青島銀行、寧波銀行等多家銀行發佈公告,對信用卡溢繳款設置管控,對資金來源存疑的信用卡還款或存入溢繳款使用及轉賬進行限制。

在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李名金看來,面對競爭加劇的信用卡市場,銀行首先需要聚焦特定羣體,加強精細化營銷。其次,要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實現信用卡業務的智慧化轉型。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搭建智能風控模型,按照模型計算結果動態爲客戶調整預支額度、分期手續費和逾期利息等,使其與客戶實際情況相匹配,有效降低信用卡業務風險。最重要的是要立足自身,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實現有效觸達客戶並提升客戶黏性,從而實現信用卡業務的良性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