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組件巨頭阿特斯(688472.SH)大手筆佈局光伏全產業鏈項目。

7月16日,阿特斯公告,擬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投資建設光伏全產業鏈項目。

項目具體分爲三期,其中項目一期爲年產30 GW單晶拉棒項目、80 GW坩堝項目,單晶切片、電池各10 GW,光伏組件和相關配套產品各5 GW。

二期爲年產25 GW單晶拉棒項目,單晶切片、電池片、組件及相關配套產品項目各5 GW;三期爲年產25 GW單晶拉棒項目、單晶切片和電池片各5 GW,以及12萬噸工業硅項目、10萬噸多晶硅項目。

上述一期項目總投資約18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約130億元,二期項目和三期項目將結合一期項目實施情況和光伏市場需求情況另行協商。

此次阿特斯投資的項目幾乎涵蓋全產業鏈上下游,並投資了大規模的坩堝項目,這在業內較爲少見。

石英坩堝是單晶爐內裝放高溫硅熔液的器皿,爲直拉單晶的關鍵耗材,在硅片拉晶環節佔硅片製備總成本約1%-2%。今年初以來,石英坩堝出現階段性供不應求,很大程度影響硅片端供應。

阿特斯是全球第五大組件商,去年組件產品出貨量達21 GW。此前,阿特斯一體化程度相對較弱。該公司以光伏組件爲基礎,向光伏應用解決方案領域進行延伸,目前業務包括光伏系統、大型儲能系統和光伏電站工程EPC業務等。

上述項目選址位於開發區沙爾沁工業區,總佔地面積約7400,被列入呼和浩特市及內蒙古自治區重大項目。

根據計劃,一期單晶拉棒項目今年7月開工建設,明年3月達產;一期其他項目今年9月開工建設,明年9月達產。

阿特斯表示,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投資建設光伏新能源全產業鏈項目,可以享受該地產業引進相關優惠政策。此外,可進一步提高其在單晶拉棒、坩堝等上游產品生產領域的競爭地位。

去年8月,阿特斯曾在青海簽署了600億元的光伏項目投資協議,以擴充電池、硅片和硅料等環節產能。該項目創下了全球光伏史上第二大投資紀錄,項目計劃在2027年底前全部建成。

天風證券預計,隨着一體化進程的持續推進,阿特斯2022年和2023年的自給率有望達62%和70%,未來逐步增加至80%。

阿特斯由瞿曉鏵於2001年創辦,總部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2009年,加拿大CSIQ在蘇州投資設立了阿特斯的前身公司。2006年11月,加拿大CSIQ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

今年6月9日,阿特斯剛剛正式回A,登陸科創板。

阿特斯曾在招股書中提及,在單、多晶組件及大尺寸組件產品的結構調整上,該公司與第一梯隊相比有所滯後。同時,在行業趨於垂直一體化的發展背景下,該公司產能佈局相對薄弱,其單晶產能主要集中在電池片及組件製造環節。

2021年,因上游原材料價格及境外運輸費用波動加大等因素,阿特斯業績曾出現大幅下降,淨利潤爲0.42億元,同比下降97.39%。同期,阿特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4.11億元。

2022年,由於原料、運輸價格等問題得到緩解,阿特斯營收達475.3億元,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分別達21.57億元和20.62億元。今年1-3月,阿特斯營收118.3億元,同比增加53.4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18億元,同比增長1181.61%。

阿特斯選擇大擴產的時機,或許有些晚了。當前光伏產業鏈價格正在下行週期中,行業過剩呼聲不絕於耳。

阿特斯在項目風險中提及,隨着硅料產能逐步擴大,硅料價格也在逐步降低,從而影響單晶硅棒、切片及下游產品的價格,並影響項目盈利。該公司稱,需要時刻保持技術先進性、開發新產品、提高市場佔有率,從而降低經濟風險。

此外,阿特斯此次投入資金較大,後續或需要通過銀行融資、股權融資等方式解決資金問題。

今年以來,光伏二級市場整體走弱。新能源在資本市場上表現疲軟。較於晶科能源(688223.SH)天合光能688599.SH)等同行業回A公司,阿特斯登陸A股時間尚短,在融資擴產方面的優勢稍弱。

截至7月17日午間收盤,阿特斯股價下跌0.67%,報16.26元,總市值約599.7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