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

當地時間週一(7月17日),知名果鏈分析師郭明錤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正如CNC在被蘋果公司採用後快速成長一樣,3D打印有可能會複製這個成功的故事。

在金屬結構件加工上,蘋果在智能手機時代就跟供應鏈一起打破了傳統的金屬壓鑄工藝限制,率先採用CNC(數控機牀)直接切削成型工藝來生產產品,並迅速成爲市場主流。

上週,郭明錤預計2023下半年新款Apple Watch Ultra的部分鈦金屬機構件將採用3D列印技術,“雖然目前在3D打印後,仍須經過CNC工序做後段處理,但預計能改善生產時間與降低生產成本。”

先前有科技媒體的報道稱,在Apple Watch Ultra中的鈦金屬部件,包括數字表冠、側按鈕和操作按鈕都可以進行3D打印。這些零件目前採用傳統的CNC工藝製造。

郭明錤還提到,榮耀剛發佈的全球最薄的摺疊機Magic V2,也採用了3D打印技術,在降低鈦軸蓋厚度的同時還能提高強度。

郭明錤稱,鈦是3D打印生產中最常被用到的金屬,應用範圍廣泛,如醫療、航空航天等,這可能是蘋果採用3D打印技術之際,先從鈦金屬機構件開始做起的主要理由之一。

他寫道,3D打印是“加法生產”,與CNC的“減法生產”相較下更不浪費。鑑於鈦金屬單價較高,故採用3D打印生產的鈦金屬件更節省成本。

目前國內最具產業化規模的金屬3D打印企業鉑力特在官網上的一份新聞稿寫道,通過優化設計+3D打印,可以將一個支架的加工週期縮短至5h,材料利用率達95%,零件重量從670g減爲245g,減重達到64%。

在最新的文章中,郭明錤補充稱,“若3D打印產業因Apple採用而快速成長,則雷射(激光)零組件有可能會出現供應緊張。”

他還指出,激光零部件方面的主要供應商有IPG Photonics,打印機則有兩家A股公司——華曙高科與上述提到的鉑力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