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24小時,新華信託持有的35.3103%新華基金股權拍賣,昨日以流拍告終。

中國基金報記者從新華信託管理人處瞭解到,目前已經在推進二拍,預計下一次拍賣在7月20日左右。此外,下一次起拍價會較第一次起拍價4.23億下調20%左右,二次起拍價大致爲3.38億元,保證金從4000萬下調至3000萬元,其餘條件和第一輪沒有變化。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多家中小型基金公司清倉甩賣,最後卻落得無人無津,類似案例屢見不鮮。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中小型基金公司在知名度、投資者認可度以及業績的持續性等方面與頭部基金公司存在一定差異,這些都會對中小型基金公司股權的吸引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導致中小型基金公司股權轉讓“並不容易”。

新華基金股權流拍

7月16日、17日,新華信託持有的35.3103%新華基金股權正式公開拍賣,最終以流拍收尾。

具體來看,新華基金股權拍賣從7月16日早上10點正式開始。拍賣平臺爲淘寶網阿里資產,起拍價爲4.23億元,保證金爲4000萬元,加價幅度爲一百萬元。拍賣時長達24小時,於7月17日10點拍賣結束。從拍賣結果看,本次拍賣有3696次圍觀,但無一人報名。最終,因無人出價,35.3103%新華基金股權最終流拍。

新華基金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新華基金股權後續處理方式由新華信託決定。對此,者從致電新華信託管理人,相關人士透露,目前已經在推進二拍,預計下一次拍賣會在7月20日左右。此外,下一次的起拍價會較第一次下調20%左右,二次起拍價大致爲3.38億元,保證金下調至3000萬元,其餘條件和第一輪沒有變化

根據公開信息,股權結構方面,新華基金控股股東爲恆泰證券,持股58.62%。新華信託爲新華基金第二大股東,持股35.31%,另外6.07%股權由杭州永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理論上,競買人蔘拍成功後,將成爲新華基金的新任二股東。

但記者注意到,想要入手新華基金股權,並非成功競拍即可。由於新華基金爲基金管理公司,根據《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持有基金管理公司25%以上股權的股東爲主要股東,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主要股東爲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應當爲依法經營金融業務的機構或者管理金融機構的機構,具有良好的管理業績和社會信譽,最近1年淨資產不低於2億元人民幣或者等值可自由兌換貨幣,最近3年連續盈利;入股基金管理公司與其長期戰略協調一致,有利於服務其主營業務發展。

主要股東爲自然人的,最近3年個人金融資產不低於3000萬元人民幣,具備10年以上境內外證券資產管理行業從業經歷,從業經歷中具備8年以上專業的證券投資經驗且業績良好或者8年以上公募基金行業高級管理人員從業經驗。

規模縮水超四成

去年至今“一基未發”

公開信息顯示,新華基金於2004年12月9日獲准成立,是國內成立時間較早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註冊資本爲2.175億元,註冊地位於重慶市,經營管理中心位於北京市。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新華基金的公募管理規模爲504億元,較去年年中的860多億降幅超四成,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第80。其中,非貨規模有317.63億元。從二級分類來看,股票型基金爲19.25億元、混合型基金101.28億元、債券型基金196.71億元。從單隻產品的最新規模來看,新華基金旗下產品中有超40只產品(不同份額分開計算)規模不足2億元,佔比過半。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至今,新華基金“一基未發”,僅僅給之前成立的幾隻債券基金增設了E份額,如新華利率債E份額、新華聚利債券E份額等。

此外,去年至今,新華MSCI中國A股國際ETF基金、新華MSCI中國A股國際ETF聯接基金、新華鑫弘基金、新華增強、新華豐盈回報、新華恆益量化等或是淪爲“迷你基金”、或者是因爲其他原因而遭遇清盤。

多家中小型基金公司清倉甩賣

卻無人無津

今年以來,多家中小型基金公司清倉甩賣,有些卻無人無津。

比如嘉合基金的第一大股東——中航信託擬掛牌轉讓所持有的嘉合基金27.27%股權,掛牌起止日期爲2023年6月21日至2023年7月19日。其實早在去年12月末,中航信託也曾掛牌轉讓過這部分股權,價格也是1.68億元,但之後並未有下文。

6月20日,上海產權交易所掛出上銀基金20%股權轉讓信息,持有上銀基金90%的大股東——上海銀行爲此次轉讓方,對外轉讓底價爲3.388億元,信息披露起止日期爲6月20日至7月4日。這也不是第一次掛牌,上海銀行掛牌轉讓上銀基金20%股權項目最早的信息披露期爲3月30日至4月26日,此後分別延長到了4月28日至5月29日、6月1日至6月14日、6月20日至7月4日。

對此,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代景霞也表示,一方面,在公募基金行業加速向頭部基金公司集中的背景下,中小型基金公司要想實現彎道超車變得非常困難,長期發展前景令人堪憂,而且中小型基金公司在知名度、投資者認可度以及業績的持續性等方面與頭部基金公司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些都會對中小型基金公司股權的吸引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導致中小型基金公司股權轉讓“並不容易”。隨着國內公募基金行業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內公募基金行業集中度仍有上漲空間,未來頭部基金公司與中小型基金公司投資價值的分化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另一方面,中小型基金公司股權轉讓困難可能與股市低迷下公募基金行業整體發展比較困難、投資者信心不足也有一定的關係。未來隨着股票市場好轉、公募基金行業賺錢效應提升,中小型基金公司股權出售困難的現象可能會有所改善。

華林證券資管部董事總經理賈志也表示,行業的馬太效應會延續,這是充分市場化的結果。中小基金公司要有危機意識,發揮自己的優勢,儘快實現盈虧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